脚印(一)回三十多年前的劳改队

作者:张鹤慈 发表:2007-02-07 01: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河北第二劳改队厂部

一行四人开车去邢台,用我的朋友于基的话,就是扫墓去了。距离是400多公里,时间是三十多年。

河北第二劳改队是我呆过的九个劳改队中的第八个,也是最久的一个,前后近七年。

于基所谓送扫墓,就是去看看我们的年华被埋葬在那里的坟。

 

这是当年的第二劳改队的总部。这个当年河北的利税第一大户的邢台汽车改装厂,如今只剩下这几百间破败的鬼屋。但这个岗楼和大门在这风风雨雨的三十多年后,依然屹立。据说这个岗楼还不许拆,算是文物,可能是日伪时期修建的。

劳改队之能够成为省的利税第一,并不只是有劳改的廉价劳力,主要是有公安做后盾的非法经营。汽车改装是把生产用车——货车,改为生活用车——面包车。当时全国只此一家,各地都来改车。因为当时各单位只能买生产用车。为了能有面包车,就都把全新的解放车,再改造一回。买面包车非法,一辆车,拆了再装,生产两次就合法了。

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居然看到了两面墙上的三十多年前的标语。这是在毛泽东死后写的。毛泽东死后,改装厂还存在了近十年,不可能这样的标语一直那么留在墙上,我想,可能是岁月的风吹日晒,把后来写的宣传标语给冲刷掉了。而这个悼念毛泽东的标语,和毛泽东的幽灵一样,牢牢的不肯提出舞台。

我是在毛泽东死后,调离到唐山的河北省第一劳改总队。所以,这个标语写的时候,我应该在当地。但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当时的记忆里只有对毛泽东这个痞子王不能再为非作歹的痛快。

数百间的鬼屋中,有一些还能够避风雨的房间,星罗棋布的住着劳改队剩下的一些人。当年疯子队中,几十个人中还活着的两个人,这是其中的一个,当年的疯子,年轻的到现在也不过五十多。现在只剩下两个人。照片中的疯子,谈吐清楚,记忆准确。当年的罪犯,管教,队长都记得,只是一问到这些人现在的处境,回答是千篇一律的:死了。

 

延庆有数百人的疯子队,劳改,教养,就业是一律对待。这是黑暗的劳改队里最为黑暗的地方。后来这些疯子按籍贯而分开遣送,北京和上海的疯子,来到了邢台。

说这些人都死了肯定不对,但基本上是都离开了人间,包括那些女疯子。我见到的仍然留在那里的一些就业人员,虽然年纪比我小,但如果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肯定有人给他们让坐了。

和北京人计算居住面积,房间的多少不一样,这里任何人如果想要多几间房,是轻而易举的事,用不了多少钱修理一下,就可以有一排房。但他们即没有钱,也没有需要。他们都是孤身一人,只需要一个能够睡下人的地方就够了。

所有的澳大利亚的人,都能够理解,这些孤寂的老人会养狗,甚至是几条狗。但如果他们细心些,就会发现,这里只有小狗。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人,都不能理解,应该说是不能谅解。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的狗,一旦长大,就会被买到饭馆。对这些孤寂的老人,他们应该也有精神和情感的需要,但是很难看出他们是否有这些需要。他们之所以养狗,是为了钱。

张鹤慈 24/02/07 墨尔本

来源:观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