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利益--评胡锦涛非洲之行

作者:陈破空 发表:2007-02-14 07: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胡锦涛又到了非洲,这是一年内,胡的第二次非洲之行。这一趟,胡锦涛前后访问八个非洲国家: 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

在利比里亚,胡锦涛出席“中国 ═利比里亚疟疾防治中心”揭牌仪式,藉以表示对利比里亚民生的关心,似乎要证明,中国投资该国,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然而,胡锦涛视察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中由中国人组成的分队,却引起争议。毕竟,那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中国派人参与其中,却绝不能视作“中国军队”。胡锦涛的举动,是缺乏起码国际常识的表现,很容易引起国际社会有关中国对非洲“新殖民主义”的联想,而这本来是他此行中想竭力淡化的话题。

在苏丹,胡锦涛活动的重点,仍然是石油和能源,而不是国际社会关注的达尔富尔人道和人权危机。因苏丹当局在达尔富尔地区制造大屠杀,受到国际社会谴责和制裁。中共反其道而行,一方面,利用自己手中的否决权,反对联合国通过任何有关谴责和制裁苏丹的决议;另一方面,趁机加强与苏丹的关系,目前,双边贸易激增,苏丹石油出口的 60%,输往中国。由此,苏丹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国际社会本来指望,中共可以利用它对苏丹的影响力,促使苏丹当局弃恶扬善。但此行中,胡锦涛仅仅是象征性地“劝说”了一下苏丹当局,希望后者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达尔富尔地区。另外,胡也表态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4千万人民币(500万美金)的物资援助。但胡锦涛却同时承诺,愿意向苏丹当局提供 1亿美元无息贷款,并为他们兴建一座崭新的总统府。这一做法,犹如对臭名昭著的苏丹政府的鼓励。

在赞比亚,胡锦涛出席了“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揭牌仪式,据说,这是中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然而,赞比亚工人与中国企业纠纷不断,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在当地的形象。 赞比亚反对党严词批评说,中国公司劳动条件差,工资低;中国为了满足自己的能源需求,而掠夺赞国资源。

胡锦涛原计划参观一个位于赞比亚北部、由中方经营的铜矿,但听说当地工人要组织示威,抗议中国剥削,胡赶紧取消了参观行程。为了讨好赞方,胡锦涛承诺,中国将向赞比亚投资8亿美元,开发铜矿,同时免除赞比亚近八百万美元的债务。

在南非,胡锦涛前往庆祝中南建交 10周年,但场面不免带些尴尬。因为,南非领导人经常抨击中共在非洲的“新殖民主义”行径。南非总统姆贝基,亲自在多次演讲中,告诫非洲国家,要警惕北京与非洲发展不平等的 “殖民”关系。

2006年,中非贸易猛增,与2005年相比,激增40%,达到 555亿美元。同年11月,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宣布向非洲提供优惠贷款50亿美元,并免除33个非洲国家共168笔债务。胡锦涛再度访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纵观胡锦涛的这趟非洲之行,依然志在能源,继续在“不干涉内政”的幌子下,庇护非洲的一些“邪恶政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国内危机:中国石油需求,三分之一依赖进口;这一比例,不久将达到三分之二。一旦石油进口失去保障,中国制造业可能停摆,中共政权可能为之不保。自诩的“崛起”,更可能沦为画饼充饥。

但将赌注押在贫困而动荡的非洲,风险有多高?人们不得而知。为了追求黑色的石油,北京以黑色的手段,谋求黑色的利益,必然承担黑色的风险。 在尼日利亚,中国商人与工人接二连三遭到绑架,大抵就是这类黑色风险的缩影。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