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作家卡娜:中国女婴失踪之谜

发表:2007-03-02 00: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群体灭绝在中国──该是打破沉默的时候了。”人权拥护者兼作家卡娜(Talia Carner)2月28日由妇女媒体中心(The Women’s Media Center)主持的记者会上,概述她调查中国弃婴的结果。3月5日在联合国第51届非政府组织妇女地位委员会上,卡娜将进一步演讲这个主题。


卡娜最新出版的小说《中国娃娃》(China Doll,2006年7月26日纽约出版),是她为调查中国女婴死亡而写。1995年她到北京参加国际妇女会议,首次发现到“死亡室”的恐怖──那是中国系统的、致命的孤儿问题受到严重忽略。

出版了新近的小说《中国娃娃》,她发现自己孤独的声音在对抗群体灭绝──挑选出女婴来遗弃掉。除了2007年元月人权观察/亚洲报告发布的消息之外,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05年美国国务院的报告、或是2006年美国国会兼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的报告,都调查了在中国大量屠杀女婴的现象。

“每年在中国有170万女婴失踪,却没人为她们讲话。中国政府的同谋,人权监督团体的沉默,导致了许多中国女婴的死亡。”卡娜表示:“中国推行一胎化政策,而中国传统上又偏好男婴,中国人民政府并没有好好正视女婴失踪的问题。”

“尽管现在立法禁止性别选择的堕胎,禁止遗弃子女,但是地区性的收养弃婴则是透过官僚体系与财政障碍来阻拦。并且法律上的漏洞使得地方官员没有履行对弃婴所应肩负的责任。”卡娜说道。

《中国娃娃》因为揭露中国个别地方扼杀女婴的社会现实,日前获得美国图书界三项提名,分别为《ForeWord》杂志的“最佳年度书籍奖”、美国图书新闻(US Book News)的“2006年最佳图书奖”、“富兰克林奖”(Benjamin Franklin Award)。

《中国娃娃》叙述美国女歌星诺娜在中国慈善义演时,偶然拣到一个女婴,接着发生一系列故事。女歌星看到中国孤儿院的情况,决定收养这个弃婴。但在收养过程中,诺娜不断和中国政府、美国政府机构发生碰撞,就连她的唱片公司也出面干涉。

为了撰写该书,卡娜广泛的搜集资料,并且访谈前国务院的官员、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参加有关中美关系的讲座,向音乐界一些朋友讨教业内内幕,还亲自前往杭州大学进修中国文化研究,深入中国乡村实地考察。
  
卡娜曾为《Savvy Woman》杂志的出版人,也曾担任小工商企业的顾问与讲师,并曾为美国情报局派往俄罗斯的成员。卡娜出生于以色列,获得过耶路撒冷希伯伦大学的学士学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硕士学位。
  
卡娜的首部小说《木偶儿童》(Puppet Child)出版于2002年,曾当选当年BookBrowse 选出的十佳图书。她也在《纽约时报》、文学杂志、诗集刊物发表评论与短篇小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