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口增加一家要养四老人

发表:2007-04-25 20: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社会保障体系还没健全之前,对缺少照顾的老人和赡养老人的家庭形成挑战和压力。

中国人口网刊登的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江帆近日在联合国人口会议的发言说,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人口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农村老年人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

*逾三成家庭要赡养四位老人*

由于中国还没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现在很多养老重担都落在子女的身上。中国媒体报导,据调查显示有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两位到三位老人。


张姓老人

对于有子女的老人来说,有了亲人的照顾日子会比较好过一点。北京一位姓张的老人表示,老年人希望照顾的就是看病问题。他身体一不好,就想见子女,但是子女都还在为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操劳。

姓张的老人说:“不能经常来,有病有啥,通个电话,来了。来了以后,心里都舒畅,说一说、笑一笑,所以心态的话,它就舒畅。如果要没有儿女,那只好雇个保姆,有的保姆是不错,有的保姆还不行,照顾得也不是那么周到的。”

*经济条件限制*

来自山西农村、在北京高校教书的梁老师表示,他目前没有条件把60多岁的父母接到北京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他说,供养父母,从传统亲情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很好解决了,因为现实的问题,亲情和经济似乎相互矛盾。

梁老师说:“如果说照顾老人,你可以经常打电话。但是如果说老人生病了,你还是需要经济上的支持,你比如说,雇个保姆之类的,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亲情上的问题,但是它能解决老人生活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去解决经济的问题。”

梁老师认为,中国现在逐渐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和国家、社会的养老福利还不到位有关,目前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和子女身上,但是再过20年,独生子女的父母退休之后,出现大批空巢老人,老龄化的问题会更严重。

*走不出的胡同*

除了每天照顾多病的公公和年老的婆婆、经常回娘家探望同样年迈的父母,而且自己还要上班的一位北京白领女士表示,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思想比较传统,孝顺意识很强,可是在上有4位高龄老人、下有年幼小孩、又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日子就像是走不出的胡同,过得心力交瘁。

这位白领女士说:“我是没有什么办法,我就是只能承受,我没有别的办法。可能我到哪天,我承受不了了,没准也就垮了,这都不好说。”

这位白领女士表示,等到自己老的时候不知道独生女儿会在什么地方,也许可能都出国了。她指出,如果有积蓄的话,就找保姆来照顾自己。

*担心生病*


支姓老人

而对于没儿没女、又请不起保姆的老人来说日子就更不一样了。近80岁的支大妈表示,独身一人,没人照顾,社区既没有提供给老人的服务设施,也没有老人公寓。她强调,因为没人照顾,整天就担心生病,就发愁以后动不了了怎么办。

大妈说:“老了以后,你说怎么办?老了,你动不了了,没人了,就这个问题了。一人怎么办?”

辛劳一生,到老了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安度晚年,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子女经常无法贴身照顾老人,甚至有时候在经济方面也不能供养老人,这样一来,家庭矛盾明显突出,传统的孝道也面临挑战。另外,社会资源不充足、医疗体系不健全、老年福利欠缺等进一步使中国老年人要自己去承受因政策不到位而缺乏照顾的压力。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新一期特刊已经发表
请荣誉会员登陆下载
更多会员专刊

更多专题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donate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更多专栏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