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建却不信政策 北京拆迁投票 住民怨声连连

发表:2007-06-11 02: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九四九年之后北京最大规模的拆迁案酒仙桥危改方案,昨天首开先例由居民投票决定。据当地居民反映,老楼不但拥挤,而且破败不堪,大家都赞成拆迁,但是对拆迁单位和开发商提出的政策大多不满。如果采取强制拆迁动作,当地居民扬言:「这不是一、两的钉子户的问题,而是一大片钉子户!」

一大早,居民就东一堆、西一堆聚集在投票所附近议论纷纷。「如果去投票了,他可能把选票先复印了;明明我画的是叉,但可能被改成圈,我才不去投票。」一位住在某投票所前约七十岁的大爷说。虽然相关单位特地安排了公证单位,以证明投票结果的公正性,但当地居民似乎仍不信任,「刚才那位记者呢?应该让记者也进去看!」一位中年人说。

尽管如此,光是一个上午就还是有上千居民前去投票。「开发商连样品房都作假,看起来很大,可是没有安门板,安了门板之后这儿也不能放家具,那儿也摆不了东西,房子就嫌小了!」这位大爷说。另一位大婶也补充说,「样品房里摆的床才一米九,正常的都是两米。」

酒仙桥危改区占地约二十五万坪,建于一九五○年代,现在已经有地基下陷、木质腐败、电路老旧等问题;许多筒子楼(居民共用厨房、厕所)楼梯间的窗户早就没了,冬天到了冷风会直接灌进楼里。有些人家的天花板已经斑驳。几户人家共用的厕所只有一个粪坑,「大叔这儿的厕所算不错了,他们还花钱整修过,我那儿的还真不好意思让您去看呢!」

尽管拆迁单位已经重申安置居民的周转费从每户五千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两万元至三.五万元,但当地居民仍然半信半疑,「一年五千元人民币,我上哪儿住呀?」一位中年人说。经济因素仍然是居民最头痛的问题,年过七旬的大爷说,「我一辈子也不过就赚了十一、二万,现在要拿出十三万,上哪儿筹钱呀?」这位大爷气得连五字经都出笼。

另一位大爷也说,「现在的房子都是三层的,将来开发商盖上十层,就可以赚很多钱,为什么要让我们出这么多回购款?」危改区很多居民都是离退休人员,一个月只领千把块钱,手头都并不宽裕。

居民表决结果,将决定今年是要加快推进还是暂缓此项危改工作。开发商则说,如果投票结果还是多数不同意,他们也拖不起了。「就算投票结果是赞成的多,但还有很多人没有签字同意,他们应该不能强制拆迁!」一位大婶说。(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时电子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