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入的一对老人:相濡以沫60年不离不弃(组图)

发表:2007-08-02 12: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山深处,夫妻相伴60年

老伴患癌症,老汉荆条编筐卖钱换药 他们不要好心人的捐款,要靠劳动养活自己

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一对老夫妻,60年来独居在新密大山深处,被当地人称为“天上人间神仙眷侣”。陈留栓老汉用荆条编成篮子和筐,下山卖钱买药为患癌症的老伴治病。面对好心人的捐款,老人却执意把自己的编织物品送上,“要靠劳动所得养活生病的老伴”。

大山深处,相濡以沫60年

7月28日,新密市尖山乡国公岭东边一个叫燕儿坡的小山岭,树木掩映着一处用石头垒成的农居。

门前的空地上,陈留栓坐在小板凳上,用荆条编织着篮子和筐。“一天能编2只荆条筐,每只筐能卖20元。”陈留栓一边忙着手上的活儿,一边向记者唠着自己的事儿。他说,老伴叫马秋,17岁出嫁,跟他一起生活了60年。

                                       石头垒成的农居就是老人的家

                                           游客购买老人的手编筐



“我有5子2女,两个闺女都嫁到山下了。由于家里穷,有3个孩子到女方家倒插门去了。”陈留栓说,前几年,当地政府实施搬迁式扶贫,要求山里人家统一搬到县城边的新建小区里,虽然每幢新居才几万元,可对山里人家来说,这笔费用依然是个天文数字。孩子们都像候鸟一样飞到山外世界去了,两个老人却守着山居岁月,一转眼过了60年。
陈留栓说,山里人没啥收入,全靠他和老伴用荆条编织一些工艺品来卖点零花钱。几个月前,马秋被确诊得了贲门癌,消息传来,老两口倒是很平静。

为老伴治病,只卖手艺不要捐款

听说记者要给他们照合影,躺在床上的马秋颤巍巍地下了炕。照相前,她在陈留栓的搀扶下,打来一盆水,把头发用水抿得整整齐齐。

过一会儿,从山下来的几个女游客,把一袋子红红的寿桃献给老两口,庆祝马秋刚刚过去的77岁生日。作为回报,老人从菜园子里摘来了鲜瓜,让她们“尝鲜”。

为了给老伴买药,陈留栓需要编出更多的篮子和筐,然后隔几天挑到山下的集市去卖钱,来回一趟得两三个小时。“有一次,在山下卖篮子得了100元,到一个诊所买药,找回来的50元却是张假币。”

得知老两口的遭遇,附近密玉桃源景区的老板葛先生专门上山,送来200元钱,没想到老人却死活不接受,最后非要把自己编的篮子和筐送给葛先生。老人说,自己还能干得动,说什么也不要别人捐款。

“现在城里人都讲环保,提倡提篮购物,这种荆条篮就是最好的环保篮。”葛先生通过本报发出倡议:到这里游玩的市民,看到半山腰上的这处民居,请购买老人的手编篮子,为这对“天上人间神仙眷侣”献出爱心


来源:郑州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