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改革,不过是假戏假作

发表:2007-12-20 13: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已经冷却了一段时间的政治改革话题最近又频繁出现在中国官方报刊上。有分析人士说,也许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进步。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不过是假戏假作。

新华社的网站连续两天在显著位置发表有关政治改革的文章,称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包括人民日报等在内的其他官方媒体也就同一话题发表专家评论等,谈论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被认为是中共高层智囊人物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最近写文章说,民主是国家的生命。他说,党内民主不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人民民主才是最终目标。他还说,下一步中国政治改革将着眼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政改上日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千帆说,目前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政治改革似乎快要提到中共的日程上:"主要一方面是,经济改革也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另外的话呢,当然经济改革也存在一定的阻力。一部分阻力,很多人认为,来自于政治改革的一种滞后。经济改革已经走得很远,但政治改革一直没有真正起步。所以呢,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对经济改革的一种障碍。"

但是,曾经担任中共共青团中央常委、《政治改革与制度创新》一书的作者张祖桦说,这不过是假戏假作:"从十二大以来,一直到这次十七大,中共每一次在它的政治报告里面都有一部分专门谈政治改革。它都会提出若干方面的政治改革的一些内容。但是呢,这一晃,二十五年过去,迄今为止没有见到它有任何稍微实际一点的举措。它只是说说而已,但事实上,他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把它列入到议事日程,就并没有真正想搞政治改革。"

社会期待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整个社会对政治改革的期待越来越高,北京高层也能够感觉到这种期待。很多人意识到,如果社会制度没有根本的改革,很多社会问题解决不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北京大学的张千帆说,虽然不能保证这次就真的能够取得什么样的进步,但今天取得进步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目前公民的法律、宪政觉悟越来越高。此外,以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在某些事件或危机的基础之上,而这次则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驱使。对于很多社会事件,以前可能就是就事论事,现在逐渐地把它提升到制度层面。

骨牌效应

张千帆说:"比如说,前一段时间,一个孕妇死了。医院需要给这个孕妇做手术,需要丈夫签字,但丈夫就迟迟地拒绝签字。他们是一对农民工夫妇,生活也比较贫困。开始的反应的话呢,很多人都认为丈夫太固执,觉得不好理解。但是后来很多的人都做了评论,认为这是这个社会制度造成。所以经过这么多年以后呢,我能看到至少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这种思维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已经不是非常满足于眼前的一点事情,而是能够看得更加长远,对国家制度的改革也存在越来越高的期望。"

尽管如此,曾经遭到警方拘留的张祖桦说,政改对中共高层来说就像一个魔瓶一样,这个魔瓶不能打开:"魔瓶非常好看,所以我要也经常拿出来把玩一下。但是,万万不能打开。一打开,可能就要产生骨牌效应。我想他们是觉得,不搞恐怕也不行,大势所趋;但是真搞的话呢,又难以承受,会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所以现在呢,我就把这个旗帜经常晃一晃,但是不能真正去做。"

一读者推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