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韩国人发明的?

发表:2008-01-12 00:1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你知道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性世界遗产了吗?
知道。端午节不但中国、韩国有,东南亚国家也有。况且,端午节在韩国已经本地化,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端午江陵祭」申遗好像无可厚非,毕竟不是申请的整个端午节,你说。
那么,你知道韩国人说中国历史名人孔子,甚至李时珍、西施都是韩国人?你知道韩国人称汉字和中医是韩国发明的,还要将汉字和中医申遗?
这个......毕竟是邻居,文化上互相影响也是可能的。比如韩医已经和现代的中医有所区别。你会说。
好吧。那你知道不知道,在某些韩国人看来,「中国」这个国家不曾存在过;相反,古代朝鲜占据了整个中国的版图?
这......太离谱了吧。你终于愕然了。
还没完。你知道韩国国旗上的图案是甚么?太极图和八卦。新版壹万韩元上的图案又是甚么?浑天仪。这些东西也变成了韩国人的发明。不久的将来,中华文明将变为韩国文明体系中的一个子集,中国文化的一切,都是韩国人发明的。
......
腹背受敌,这正是中华文化现在面对的窘境。腹,是中国盛行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背,韩国正努力成为汉文化的正宗。
《尚书大传.洪范》中记载,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赐其侯爵,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今北朝鲜平壤尚有箕子陵。无奈,韩国学者对这段历史并不承认。朝鲜李氏王朝太祖李成桂派人把两个国号「朝鲜」与「和宁」送到明朝,明朝皇帝赐「朝鲜」为其国号。清时,清朝在朝鲜仍然拥有治外法权,可以随意圈地。比如现在的仁川中国城就是当年清朝划定的。[注五]韩国国旗也是清使臣设计的。直至清朝国力衰微,日本入侵朝鲜,朝鲜才脱离中国的保护国地位。即使在韩国抗议下,日本对于这一段史实和朝鲜的「中国附属国」地位也是承认的。
韩国经济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起飞。到本世纪初,韩国已经从一个「最饥饿的国家」成为一个新兴发达国家,其GDP已经进入一万亿(美元)俱乐部。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韩国的文化发展和国际影响力。韩国人深知本国从中原地区继承下来了中华文化,但因为母体文化圈(中华文化圈)孱弱,从后进者(中国)那里继承文化便被视为莫大的耻辱;反过来,中华文化成就辉煌,历史悠久。如果能藉助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文化上吞并中华,成为中华文化的缔造者,岂不是能更好的左证韩国人的出身高贵和韩国今天的成功?韩国虽然在国际关系中早已独立,但在文化上仍处在「断奶期」。韩国人展开的文化争夺战,只不过是向原宗主国寻求在精神和文化上彻底独立的举动。寻求独立本无可厚非,篡改历史,拿别人的金往自己的脸上贴就不对了──在汉字文化圈,日本和越南历史上都使用过汉字,但从未有人声称本国发明了汉字,本国创造了中华文明,而是承认自己受到中华的影响。这恰恰暴露了韩民族的文化自信严重不足。
从历史上来看,中华文化圈兴盛之时,不但教化远播,汉字流传,还会有属国来朝;没落之日,影响力便江河日下,门可罗雀,甚至在古代中国国力最鼎盛的唐朝也是如此。九世纪后半期,唐先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国力颓废。公元894年,新任遣唐使菅原道真上奏日本天皇,以「大唐凋敝」、「海陆多阻」为由,建议停止派遣唐使。这一日本政府推行了238年的国策遂告中断。从此,日本假名诗歌(和歌)渐渐代替了汉文唐诗,书法由唐风转变为和风,形成了所谓和体书法。韩国人也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但却比日本人走得更远──他们因使用过汉字而声称发明了汉字。这就好像说因为美国人使用英语,所以美国人发明了英语;中国有最多的佛教徒,于是中国发明了佛教一样荒唐。
在中国古代,如果国力衰弱,无力捍卫自己的文化产品,算得上是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一个政府刻意贬低自己的文化成果,引用外来理论来改造和替代自己文化血脉,用打砸抢的办法来消灭文物,那么以前的属国来觊觎中国的文化神器,就不足为奇了。你蔑视的,不能禁止他人去珍惜。孔子成了「最反动的大混蛋」,不但陵寝被砸,连府院和孔林都跟着遭殃;千年传统,一朝割裂。风水是甚么?封建迷信!需要彻底打倒和禁止。八卦和周易是甚么?毫无价值的文化糟粕。中医经络理论?根据西方解剖学,根本不存在。但是经络理论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已经证明其正确性?没有科学根据,应当禁止!我们民族的文化,有许多国粹博大精深;可惜在当局的捕杀下,已经比大熊猫还要濒危了。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竞争如果能迫使当局保护我们的文化,我看反倒是一件好事。很多人提到当年的八国联军抢烧圆明园会愤恨不已,但毕竟当年流失的文物在西方保存下来了,没有被砸碎、烧毁。如果圆明园保留到今天,会变成甚么样?我想起来颐和园万寿山上一座宝塔,塔身上塑有各式各样的小佛像,但已经全部被毁坏,无一完好。这可不是八国联军的杰作,而是当年除四旧的战果。圆明园果真到了今天,估计不会比万寿山那座宝塔状况更好。如果单从保护文化和文物的角度看,八国联军应该搬走整座圆明园;孔府和孔庙应当送给韩国和日本--到了那儿,孔子真是得其所哉。
当年我曾和朋友骑车在北京四处去寻找古迹。无奈的是,古迹无处追寻,都变成遗址了。遗址之上,闪闪发光的玻璃大楼巍巍耸立。唯有一座故宫(包括天安门和前门在内),还能让人依稀见到古都的胜景。北京的明代城墙经历了数百年的改朝换代,保存极为完好;但「大跃进」一开始,城墙在数月之内灰飞烟灭。今天就是想追寻遗址,亦不可得也!于是乎成全了西安和山西平遥的城墙。其实无论是比规模还是比建制,这二者均是小儿科。大家如果有兴趣,在网络上还能找到一些北京老城墙的照片,有些是外国传教士20世纪初拍摄的。
来到海外,文化断层的感觉更加明显。有一次,一个日本人得知我来自中国,于是要跟我讨论孔子。看着他对孔子纪年如数家珍,历历道来,我羞愧得无言以对──当时我甚至不知道英语里孔夫子这个词怎么说--除了中学课文上的「两小儿辩日」等之外,我们知道多少孔子?又知道多少孟子?多少庄子?这名单可以无限制地列下去。日本同学知道孔子出自中国,却不知道中国人已经抛弃了孔老二,「超越」去也。当我告诉他孔子之学在中国已经断根,他那种惊讶的表情我至今还记得。
比起中国,美国是没有甚么历史,算起来建国才230多年。因此,在美国有几十年历史的对象,就能算上「古董」了。但是,美国人对传统和那些远算不上文物的「古董」的珍视,真的需要我们学习。这几年出来的中国年轻人觉得中国发展了,跟美国人炫耀一大堆玻璃楼和大桥,很自豪。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涵和文化岂能是那些现代派建筑就能完全代表的?对美国人而言,那只是基础设施而已。在基础设施之上,才真正是人的舞台,文化的橱窗。
韩国人的文化战争,引起了中国网络草根阶级的民族文化觉醒。如果说我们文化的根曾经失落过,回归本色,此其时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