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场揭露性的舆论风暴

作者:牟传珩 发表:2008-01-14 00: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造假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绩造假、"GDP"造
假、产品造假、统计造假、学术造假、比赛造假、文凭造假,所有社
会领域都离不开造假;更有基金黑幕、足球黑哨、文化黑幕、医药黑
幕、矿难、砖窑黑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造假的王国。而这其中最令
公民失望的就是新闻造假。最近就有纸包子新闻、真假纸老虎等等事
件。此外,今日中国随着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自身却因为缺乏监督,正在利用舆论的监督功能,沦为社会腐败的
重灾区,不少媒体从业人员利用媒体的公信,借监督之名行敲诈之
实,最为典型的当属曾轰动一时的湖南《娄底日报》的原政法部副主
任、"湘中名记"伍新勇案和繁峙矿难水落石出后的11名记者"黑
幕"案发。这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当下腐败严重的社会环境中,官方媒
体不但无法去监督别人,自己就已经是"腐败食物链"中的一环了。
于是媒体不再是反腐败的工具,而是搞腐败的工具;不再是揭露黑暗
的工具,而是遮掩黑暗的工具;不再是揭穿谎言的工具,而是制造谎
言的工具了。

当一个时代连新闻媒体都造假新闻、说假话,那么这个社会就再也没
有什么能够给公众传递真实的渠道、替公众说真话的了。在一种政府
控制下的新闻制度中,媒体造假一旦成风,政府的可信性就会全面崩
盘。于是人们被社会新闻造假愚弄的愤怒了,纷纷用火药味十足的语
言,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网络媒体上口诛笔伐,时代正在呼唤一
场"揭露虚假的舆论风暴",以图用正义的呐喊重新唤起社会的真
实。这令人不禁想起自称"黑幕揭发者"的美国记者,他们对社会中
发黑财者的违法行为进行大胆揭露,公开曝光,这便是世界新闻史中
著名的"扒粪运动",而媒体记者则被称之为"扒粪的人"。自林
肯.斯蒂芬斯1901年担任《麦克卢尔》总编辑,而后转任记者开始,
便亲自前往第一线调查城市腐败的黑幕。因此,人们将他视为黑幕揭
露运动的"领头羊",被称为"揭开地狱盖子的美国新闻人"。1945
年,曾任美联社总经理25年之久的肯特.库珀就首次提出了"公民知
情权利"理论。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了调查性新闻奖。它
不仅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更把大胆揭露的舆论观念深入人
心,最终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调查新闻界。

  "新闻自由的发展史告诉人们:新闻出版事业是属于统治者。假
  如权力集中于一个君王或是一个贵族集团之手,那么对于公众来
  说就根本没有必要去了解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情况和见解。的
  确,提供情况(新闻)给公众,事实上会酿成对国家安全和稳定
  的威胁。......如果公众参与政府事务,则他们必须有机会了解与
  其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相一致的消息和情况。"(埃里温.埃默
  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
  潮流的关系》,新华出版社,1982年,第20页。)

在"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普利策以前,报道主要还是作为政党斗争
的工具而确立其意义的。自普利策始,批评揭露性报道担当了社会良
知的使命。它除了被作为一种防止权力腐败与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工
具,还赋予所属媒体一种"公众代言人"的角色,以此来吸引受众的
视线。普利策在论述现代报刊的社会使命时所说的:

  "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暴露',这种暴露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
  政府,一是社会问题。报纸应当监督政府官员的表现,对任何一
  种腐化堕落和错误都进行曝光。一个自由而有责任的报纸应当试
  图使‘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各机关和司法系统尽心尽职,履
  行责任'。"

美国的杰斐逊总统也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传媒"舆论监督"对于现代民
主政府的意义。"没有监察官就没有政府,但是,哪里有新闻出版自
由,哪里就可以不需要监察官。""如果由我来决定是要一个没有报
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在
对权力机构以及社会上不法行为和丑恶现象的曝光中,新闻界通过一
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和道德暗示,对黑暗现象进行揭露和鞭笞,从
而保障社会健康运行。对此,西方媒体称之为社会的"第四权力"。

揭露性报道多是揭短,具有批判性质。在当今中国制度中,揭短与批
判要付出高成本和高代价。所以,常常会触及政府或利益集团的利
益,而招致打击迫害。中国传统主流媒体一向依凭着国家的垄断性话
语,长期以来理所当然地占据了社会的主导权,规导着社会的主流舆
论与价值观。在纸媒时代,纸媒是信息传播最主流的形式,传播以意
识形态为内容,以政府权力为中心。政府始终掌控着纸媒内容的信息
与语话的发布权,控制权,因而也必然垄断着信息与语话和公众的知
情内容。政府要社会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完全由主流媒介控制机
关说了算。

以前,中共宣传口习惯称揭露性报道为"负面报道",在很大程度上
被视为"禁区",多年来新闻界与学术界多不提及,因而导致中国媒
介报道中歌功颂德新闻占据了绝对优势,形成"正面宣传本位"的传
播理念。于是中国的媒体在涉及社会黑幕的事件上,往往"集体失
语"。文革后伴随着社会开放与国际传媒理念的冲击,批评揭露性报
道从公共卫生,市场秩序等非政治性领域突破,不断扩大着批评的
"阵地"。学者张威在其著作《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曾这
样定义负面新闻报道:"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
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
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
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在政治上,它往往站在
与当局相反的一面来挑剔批评后者的政策;它强调"变动"、"反
常"和"冲突"。然而,当下即使非政治性的有限批评揭露性报道,
也只能是"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不能对于权力高层监督外,媒体
自主报道过程中种种盘根错节的利益冲突也常常使得媒体陷于一种
"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在一次座谈会上
对温家宝总理说,《焦点访谈》有限的负面报道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
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比例是47%,到了2002年后已下降为17%。《焦点
访谈》的舆论监督的内容减少的原因就是遭遇说情,说情已经从熟人
老乡出面发展为组织出面。这就必然导致中国如今新闻造假黑幕连
连,官方媒体失去百姓信任的现实。由此可见,中国太需要负面报
道,太需要一场揭露虚假的舆论风暴了。

今天已不是信息渠道单一、主流话语一统天下的时代了,新时期的文
化语境是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人们自由意识的增强,网络传播的便捷
性、大范围人群的流动性等等,这一切都对中共信息的控制形成了空
前的挑战,少数有良心的记者与媒体,已经开始突破禁区报道真相
了。如"衡阳大火"、"天安门农民自焚"、"江西特大瓦斯爆炸"
等新闻报道的出现,特别网络博客的兴起,致使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外
知识分子加入到说真话的风景线中来了,一场揭露虚假的舆论风暴注
定是要到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圣火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