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成中国社会问题

占城市年轻人三成

发表:2008-01-18 18:5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中国专家认为,依靠父母收入生活的年轻 "老族"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他们的人数占中国城市年轻人的三成,形成新的失业群体。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中国有为数不少的二十至三十岁的年轻人,有谋生能力,却不去工作,他们靠父母养活,被称为"啃老族"。有香港媒体星期三报道,河南省政协委员最近讨论了"啃老一族"的问题,并建议要对这群人进行免费培训和再教育。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就业机会,不仅衣食住行靠父母,而且消费开销不少,被社会学家称为"新失业群体"。 旅居美国的中国时事评论人士方觉先生,从现今中国的政治社会状况分析了"啃老族"群体的出现:

"这个问题跟独生子女有一定关系,但还不是全部原因。这只是一个特殊原因。主要问题就是中国社会现在形成了两个特殊的问题。一个是腐败,一个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靠关系。关系首先就是家族关系了。从腐败角度讲,有能力长期供养成年子女,可以使成年子女长期不工作的人,通常都是富裕家庭的人。我相信穷人没有能力让成年子女长期不工作的。这个所谓的富裕家庭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靠官商勾结,暴富的所谓企业家。第二类的富裕家庭就是所谓的官员家庭。中国的官员家庭是很富足的,黑褐色收入和灰色收入是官员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一部分富足的企业家和一部分富足的官员是有能力供养他们的成年子女不工作的。所以说中国的成年子女不工作,依靠家庭的资助生活,从某个方面表明了中国的腐败现象。"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中国的城市中有三成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六成五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的第一杀手。 "啃老族"绝大部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报道援引河南省政协委员卢一博的话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偏差,他们更注重孩子身体健康,却不关心孩子的独立性,使孩子无法从精神上"断奶"。 此外,中国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执著于成为公务员、或"白领、金领",他们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大。美国中文网络杂志"中国事务"的主编伍凡先生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父母过分娇惯孩子,使他们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觉得这恐怕和一胎化有关,二是和整个社会缺乏一种理想、上进、向上的思潮或者理想、社会没有吸引力有关。再加上这些小孩从小惯养,中国有四个老人惯养一个小孩,和这些都有关。一胎化所生的小孩性格都非常孤僻。因为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同年龄的、很亲近的朋友亲人。他们从小被惯养,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就缺乏解决问题的意愿、兴趣和意志。"

河南政协委员卢一博认为,"啃老族"问题已成为中国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他在河南政协会议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建议,要在社会教育上,对这个群体进行免费的职业培训,从理念、学识、技术、社会经验上使这个群体得到利益。同时,鼓励中国的企业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为这些经过培训的人群提供就业出路,缓解目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