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络乞讨 「有难」还是「感情牌」(图)

发表:2008-04-06 23: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直接型”乞讨一则 (网络图片)

[看中国讯] 据《南方日报》4月6日报道,4月4日,海南海口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收到的一封邮件上写明,“她”是海口某大学一名在校女生,父亲从小去世,母亲重病在身,自己现在万念俱灰,为了能够继续学习,希望每个好心人能赞助10元钱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在信的后面,“她”留下了自己的QQ号和银行账号。

张先生说,这种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前倒是听朋友说过,现在有这么一群人,专门在网络乞讨。张先生表示,他收到这封邮件时很吃惊,同时也很怀疑,“既然没钱吃饭,怎么还有钱上网?”

记者随后浏览发现,现在网络上乞讨的人还真不少,理由五花八门。而对于网络乞讨者这些主打“感情牌”的帖子,也有不少人跟帖支持,也有人给过帮助。  

网络丐帮分“门派”

随后,记者按照电邮里的联系方式,通过QQ联系上了网络乞讨者小芳(化名)。

小芳告诉记者,她的确是海口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从网上搜索到一些人的邮件地址后,就开始发了多封邮件出去,还真有不少人回复。在收到第一笔 10元钱的捐款后,她就真正进入网络乞讨行列。

至于为什么会想到在网络上乞讨,小芳说,主要是现实生活中不好意思开口,而且中国人口那么多,只要每个人给她资助1元钱,那就是一个大数目了。可能是觉得记者追问得太多,小芳随后没有继续回答记者的问题。

关于网路丐帮,据海南网民“心之上弦月”介绍,一般分为3种,每一种的目的和索取的数额都不一样。

“直接型”:像“请您施舍1元钱,让我奔小康”算是“直接型”,一般数额不大,金额从1元到10元;

“文笔型”:还有一些会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亲人生病、天灾人祸、没钱吃饭等,这类网络乞丐算是“文笔型”,这种目前最流行,用这种方法乞讨的人往往文字功底好,对于钱没有具体要求,只说由你自己去“献爱心”;

“爱心型”:此外也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比如以灾区等需要钱的事情来乞讨的,这类可以称作“爱心型”,一般出现在比较正规的网站或博客上,诚信度较高,捐款的数额由捐助人自己决定。

网络丐帮流行海口校园

网民“心之上弦月”还说,目前在网上还有一些专门的“乞讨网站”,内容大同小异,而网络乞讨现象目前在海口的一些大学校园里也比较流行。

4月4日,记者就此现象走访了海口一些大学的大学生,在接受采访的10多位大学生中,大部分都表示经历过网络乞丐的乞讨。

“有难”还是“感情牌”

那么,网络乞讨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经常接触网络的市民。市民黄先生表示,他觉得可信度不太高,因为有些人在网络上利用别人的同情心。

也有市民觉得,“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还是有许多人需要帮助的,至少我相信他们确实是需要帮助的!”

有市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能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他们会为能帮助别人而高兴。

一些支持者觉得网络乞讨“乞”的就是一种信任,能够给人信任,支持也无妨。  

[注:小标题为看中国编辑加注]

 

 


来源:消息来源:南方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