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民主是天性还是文化特权?(图)

作者:曹长青(旅美资深评论家) 发表:2008-05-01 21: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是美国第3任总统,也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它所确立的天赋人权、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原则,成为近代西方民主体制的纲领。图为美国华府的杰佛逊纪念堂中5.8公尺高的杰佛逊青铜像,内壁上刻着由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一部分。Getty Images


2005年12月伊拉克举行历史性的国会大选。伊拉克人民竖起沾有紫色印泥的手指来展示他们已在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Getty Images

今年3月下旬,中国官方"新华网"突然转载了一篇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的文章,题目是"西方民主并非人类普世价值"。随后中国的各大网站像如获至宝,纷纷转载,因为由美国人说"西方民主"没有"普世价值",那更有利于对中国民众的洗脑。

随后就有细心人从美报上查到,该文的原标题是Is Democracy A Natural State Of Mankind?(民主是人类的自然状态吗?),根本不是什么"西方民主并非人类普世价值",显然是被有意"窜改"了标题。中国官方媒体的胆大包天、随意编造,由此可见一斑。

这篇文章的作者哈克勒(Tim Hackler,自由撰稿人,曾给两位美国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做过新闻秘书)却触及一个当今争论的话题,那就是怎样看待民主。哈克勒的文章开篇就引述了美国先贤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和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当年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民主到底是人的本性带来的,还是外部文化决定的。

"自由不是人的本性"?

杰佛逊认为,"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世上的独裁者终将被推翻。""受过足够教育和具有良好德行的普通人能够明智地自治。"而汉密尔顿则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排斥自治所必需的智慧。"他认为杰佛逊的想法是"异想天开"。
汉密尔顿所以"悲观",因为他观察到,在美国的选举中,"问题出在人民自己,而不是议员身上",因民众不管怎样不满,最后还是"再投票给吸引我们最恶劣本性的煽动家"。

杰佛逊却坚信,"自由和民主"终将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封信中,还希望美国的民主实验"成为唤起人类的信号",粉碎那些人生来就是奴隶的思想枷锁,去争取和享受"自由"。

16年前,哈克勒曾就此争论写过一篇文章,断言"美国和世界反映了两人的观点,但他们的论战并未决出胜负。"但在这次的文章中,哈克勒做出了"裁判":现在"汉密尔顿显然占了上风"。哈克勒的理由是,"伊拉克战争的失败令人对此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中东和非洲的民主无望,因为它没有欧洲的启蒙文化背景。哈克勒说,很多人都"倾向于汉密尔顿对人性的悲观观点",并举例说,连保守派的"美国企业研究所"资深学者普莱特卡(Danielle Pletka)不久前在《纽约时报》也撰文说:"过去我曾坚信所有渴望自由的人一旦获得自由,就将很好地享用自由。但我错了,自由不是人的本性。"

"不要看低了非洲"

哈克勒的观点,在西方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强调只有欧洲文化和历史,才有民主的基因;而只有在这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才可能建立民主。而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儒家社会,因为没有欧洲文化背景,就难有民主。
但事实上,世界民主的发展现状,和哈克勒等这类学者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今天全球的民主国家,不全都是在欧洲文化背景下产生;而是世界五大洲,到处都有民主的国家。

先看欧洲的原东欧共产国家,它们都曾长期处于以暴力和欺骗为核心的"共产文化"之中,并不是"启蒙文化",但共产政权被推翻后,全部的东欧国家,不仅都成为了民主国家,并且很多都进行了第三次选举。宪政民主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只有进行了第二次选举,民主才是真实而趋向稳定的。

美洲的情况更是如此,也都不是欧洲启蒙文化的历史背景,但35个美洲国家,现在除了共产古巴之外,34国都实行了多党选举。如果老独裁者卡斯楚死后,古巴也走向民主,那么美洲将步欧洲后尘,成为全球第二个全部国家都实行民选的洲际大陆。

即使在哈克勒等视为"民主无望"的非洲,也是民主之风劲吹。4月初,在辛巴威独裁者穆加贝败选、并拒绝放权而成为全球媒体焦点之际,被称为"非洲瑞士"的波扎那,则再次权力和平转移。而该国自1966年独立以来,一直都实行定期的民主选举。根据"世界银行"几年前的统计,撒哈拉次大陆的48个非洲国家,已有42个进行了多党自由选举。《南非》杂志发行人马拉拉(Justice Malala)最近在《华尔街日报》撰文"非洲的民主"说,"不要看低了非洲"。

什么文化,都无法阻止民主

在亚洲,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背景的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神道教为主的日本,成为亚洲民主之冠。还有南韩、菲律宾、台湾、蒙古,甚至伊斯兰教的印尼,都成为民主国家。尤其儒家文化背景的台湾,最近又成功地第三次权力和平转移,它再次说明不管什么文化,都无法阻止人们要民主和自由。

世界人权组织"自由之家"的研究主任普丁顿(Arch Puddington)最近发表了对《民主的美名》的书评,和哈克勒的"悲观"相反,他认为民主"已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品牌"。"自由之家"从1972年开始评全球国家自由度,那年才有44国是"自由的",现在则扩至90国,增了一倍多。据统计,1800年,全球只有3个民主国家,到1900年,才增至13个;二战结束时,全球民主国家才20个,而今天,则增至120多个,占全球六成以上。

哈克勒在文章结尾仍悲观地说:"民主是不是人类的自然状态?美国是否能确保民主持续下去?我们时代的一个标志在于,我们无法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上面列举的事实,这些人类民主蓬勃发展的明显"标志",早就已经给了真实的"答案"。尤其在印尼、印度、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四国都生活在民选制度下的穆斯林(占全球一半以上),还有那千千万万伊拉克人在按手印投票之后高举的紫色手指,都是在向哈克勒等西方左派的歧视论说"不"!


2008年4月12日写于美国

转自《看》杂志第010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杂志第010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