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补之重:放开油价的五大担忧

发表:2008-06-17 15: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际原油价格狂升,中国政府目前仍然维持油价补贴政策以稳定经济。有学者指出,销售价格由政府制定,而原油购买价格却由市场而定,这种供求机制必然形成"双性悖论机制"。

然而,政府在油价政策的选择上却面临巨大的困境;维持油补稳定经济,将必须承担难以忍受的重负;取消油补放开油价,则会加剧通胀对中国经济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未来中国的油补政策应当如何取舍?本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世界原油价格在达到每桶139美元的高点后,这场席卷全球的能源风暴依然看不到尽头。当国际社会普遍在为油价飙升而苦恼时,中国成品油价格是否应与国际接轨?政府对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企业是否应该继续补贴?中国将如何应对能源危机?诸多问题成为专家学者,乃至普通百姓热议的话题。在日前召开的G8能源部长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成品油价格也计划与国际接轨,但是,必须暂缓执行。

张国宝的担忧是,当前正值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行的时期,如果中国快速推进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必将对农业等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两害相较取其轻,张国宝的态度很鲜明?如果因成品油价格调整使农业等产业出现问题,其影响要远远大於补贴的压力。

张国宝的态度表明了中国政府的谨慎立场。而此时,来自国际社会对油价补贴问题的意见同样是不一致的。根据目前市场状况估算,中国的柴油零售价格需上调 50%、汽油价格需上调25%之后,其油价水准才可与国际成品油税前价接近。另外据德国技术协作公司(GTZ)在2007年3月公布的对世界上171个国家和地区的油品零售价格的调查统计:以2006年11月为时点,中国的汽油零售价格约合69美分/升,在17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39位;柴油零售价格约合61美分/升,在17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33位。

正因为我国现行的与国际市场脱节的"油价倒挂"体制,导致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利润受损,在中国目前有50%的石油资源需从国外进口的现状下,它们从国外高价买油,却在国内低价销售,陷入"越贵越买,越卖越亏"的窘境。在自产炼油方面,石油企业显然炼的也是"苦水",据测算,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低价供应,两家企业每炼1吨油要亏损1,000元左右。

不仅如此,国家向石油企业徵收的"特别收益金"也使石油巨头们叫苦不迭。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日前就表示:"我们正在向政府申请降低特别收益金。""特别收益金"是从 2006年3月开始实行的政策,是在原油超过一定价格时,针对开采、销售国内原油的企业因此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比例徵收的收益金。据悉,方案制定的当时,国际原油价格仅为约每桶64美元。随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各家石油公司上缴财政的收益金也水涨船高。在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100美元/桶时,中石油测算要上缴的"特别收益金"已超过1,000亿元。

作为拥有数以十万计员工的超大型企业,两大石油企业必然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且身为上市公司,它们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对股东负责,这也是中国政府要给两大石油巨头每年数十亿政策性补贴的缘由。高盛的一位研究员撰写的研究报告认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稳定在120美元左右,中国炼油行业的整体亏损幅度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内,以去年中国政府超过5万亿元的财政收入来衡量,并非不能承担的重任,但如果原油价格真的涨到160美元甚至是200美元一桶,可能就需要采取价格适度放开和补贴共举的措施。

然而,正如业界普遍担忧的,高额补贴固然令政府为难,但如果真的放开成品油价格管制,可能带来的高通胀和社会不稳定也许代价更大。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日前向媒体表示:"如果油价现在与国际接轨,将对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产生重大冲击,现阶段调价将会造成市场混乱"。综合来自各方的观点,取消补贴、油价放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了7.7%,虽然指数有所回落,但未来走势不容乐观。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明确指出,当前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一个国民经济高速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对能源的依赖性很大。成品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会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扬,滞后期一般在三至六个月。物价的全面上升,将使目前已颇严峻的通胀形势雪上加霜。

二是各个行业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上调,自然会引起以成品油为主要生产原料或动力的产业成本提高。尤其是农业生产将受到巨大冲击,会进一步刺激粮价上涨。而粮价直接关系到民生,这也是政府慎对油价上涨的关键所在。同时,作为一种能源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相应替代品即其他能源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其他能源产品价格上涨。目前,受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产品价格已表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资源价格的普遍上涨,必然带来企业成本的提高。

三是消费需求下降,启动内需将成空谈。能源价格提高引起的成本上升,使终端消费品价格相应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接近36%,一旦消费大幅下滑,中国启动内需的愿望将难以实现。

四是经济增长受阻。有经济学家提出,由供给成本上升推动的物价上涨,有可能改变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出现两种不同的转向:一种转向是成本推进引起物价逐渐上涨,从此出现轻微通货膨胀;另一种转向是在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当充裕的条件下,油价上涨对耗能大和用油多的行业产生供给约束,从而伴随着有效供给减少而物价水准上升,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成本推进涨价压力,对於我国经济秩序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

五是宏观经济政策面临新挑战。2007、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低烧不退,并一度出现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迹象。央行近日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中央政府坚持从紧货币政策。油价放开后,目前紧缩的经济政策将可能遭遇阻力。在国际成品油价格一路疯涨、而国内市场时常闹起油荒的特殊时期,国家还要用巨资为手握垄断大权的石油巨头们进行补贴,在老百姓看来,这是不可忍受的体制之疮。然而,站在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视角,理性看待石油财政补贴,也许会得出一个结论:油价补贴,是中国社会必须承受之"重"。
不久前,在油价达到135美元一桶的时候,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由於补贴负担太重,都开始大幅上调享受政府补贴的国内油品价格。据悉,这些东南亚国家在上调石油价格后,都带来了一系列意料之中的问题。据新加坡媒体报道,与新加坡毗邻的马来西亚,在宣布汽油和柴油售价分别上调40%和60%之后,连锁反应马上出现。往返新马两地的长途巴士燃油附加费随即调高,快车代理商协会属下的旅行社即日起把单程一律3元的燃油附加费,调高到5~16元不等。从马国进口到新加坡的鸡、鸭、蔬菜、蛋和鱼类的价格未来将会上调已是必然。

油价和物价的持续上涨所导致的生活费用的水涨船高,也很可能是长时间的。日前,摩根士丹利就预期原油价格将在7月4日前涨到150美元。对原油价格的预期,正如对通胀的预期,势必鼓励更多炒作,刺激原油期货市场的继续上扬,而原油价格的继续上扬,又势必带动粮价、物价的继续上升。恰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政府已明确表态,取消油价补贴的时机尚未成熟,但低油价政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乃至社会问题仍然摆在面前。中国如何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有关专家就此提出,首先必须要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建议,一方面,商务主管部门应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测分析和供应协调,督促当地成品油经营企业积极调配资源,增加供给,保证合理库存水准,引导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广大成品油生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配合商业主管部门,积极做好市场保供工作,确保国内生产用油不受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储备体系。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产品,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建立完善的石油安全储备体系应纳入国家总体战略规划。据了解,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已初步确立三个来源,分别是政府石油储备、企业义务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四大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发展商业石油储备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数据显示,中国能源消费和石油消费总量增长较快,但是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尚低於发达国家。在前面提到的G8会议上,张国宝向国际社会强调,尽管如此,中国仍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强制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能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调整能源结构等措施,努力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继续为全球能源安全作贡献,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的挑战。

事实上,对於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来自能源方面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回应国际国内的一部份舆论,提高油价与国际接轨,还是如张国宝代表的官方态度,必须维持采取财政补贴的现行措施,高油价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最终的关键是,中国政府要有应对高油价的运营之策。

而这一切问题,都在等待更好的答案。


来源:多维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