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交易所老总卷上亿元潜逃续:曾花11年布局

发表:2008-07-23 19: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投资者所以会相信郭远锋,是因为华交所做生意已有整整11年,做得最早、成交量最大,号称现货交易第一大所。

目前,不少血本无归的投资者在网上抱团追款,数十家代理商也欲成立"自救会"。

7月3日,华夏现货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交所")董事长郭远锋与代理商聚餐,席间有人不客气地对他开炮:"万一你跑了怎么办,我们得防着点。"郭远锋不以为忤,呵呵一笑:"想跑的话我早跑过一千回了。"继而大谈华交所的发展宏图。

饭后,天津某代理商信心百倍地告诉苦等华交所出金(平仓后取回现金)长达半年之久的"难兄难弟"们:"下个星期就能出金了,放心等着吧。"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郭远锋暗中变卖了房产、汽车,卷款1.7亿元,7月8日晚搭乘CA983航班飞去了美国洛杉矶。回程机票是open票,所有人都心头雪亮:"郭跑跑"是不会回来了!

10日一早,200多名心急如焚的代理商和投资者陆续从全国数十个省市赶到了华交所所在的北京西城区北环中心,至今仍有人不肯离去。一名代理商懊悔地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开始,华交所就以各种理由拖延出金,我们猜到郭远锋肯定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可是没想到他真的会跑路。"在业内,郭远锋甚至被称为现货仓单交易的"教父"。

而一位期货业人士则说:"在现货仓单交易这样一个十几年来都无人监管、鱼龙混杂的灰色地带,出事是迟早的。"

受害者不止20万

范斌是华交所在南京的个人交易员。接到记者电话时他自嘲:"什么时候采访都行,反正我现在也没活儿干了。"往常这个时候,他都在家中忙着看盘、做单,根本没心思搭理人。

华交所在全国范围内的代理商有400家左右,规模比较小的有五六十位客户,大的则有几百、上 千位。再加上还有一些公司中途退出了代理,部分客户像范斌一样转入了外场,据说仅南京的代理公司最鼎盛的时期就有18家,这部分"SO HO一族"为数不少,范斌认为所有受害者加起来,不止媒体报道的20万。

中国的大宗商品流通体系中,现货仓单交易是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传统的现货交易基础上,以仓单(在现在或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到指定仓库内购入或销出仓单所规定的标准货物的凭证)为交易标的的交易行为。

李红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家庭妇女。她告诉记者这种交易的界面和炒股软件差不多,也有K线、均线 等技术指标,但这个市场的交易方式极其灵活,既可以做T+0、又可以买空卖空,还能进行保证金交易。当初代理商极力鼓吹现货仓单交易集股票与期货交易的双 重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风险很小、行情容易把握,无论资金大小均可参与,把很多人都忽悠进了 "发财梦"。她当时也是听得怦然心动,把自己积蓄的5万元投了进去,两三年账面上就翻了几番,到头来却是空欢喜一场。

华交所交易平台的运作和入市的现金都是交易所独自运营。据范斌回忆,他从2003 年开始做交易,前4年都很正常,盘面价格符合现货市场的走势,出金也没有任何障碍。但是从2007年11月开始,出金变得困难。今年1月份以后,基本上就 不能出金了。"华交所找了各种理由搪塞我们,诸如交易软件遭到了黑客的攻击正在进行升级,交易系统与银行系统衔接出现问题需要更新。但蹊跷的是为什么只有出金困难,入金却很容易?1月份,我们忍无可忍,一次又一次跑到北京要钱,有一次还和郭远锋的保镖打了起来,110都处理过很多次。"

为了安抚代理商,郭远锋玩起了"障眼法",5月8日特地召集全国代理商成立了交易商联合会,并签署了一份共同宣言,声称交易所会千方百计尽快整改解决出入金模块遗留的技术问题,"必将战胜各种困难,迎来华夏现货市场更加繁荣发展的明天",将代理商的心又暖了过来。
更让投资者疑惑的是,今年以来,华交所的行情变得越来越"诡异"。

"7月初,同样是小粒花生仁品种,当10月份的价格在每百公斤1000元时,几乎所有人都在 做多,当12月份的价格在每百公斤1080元时,所有人都在做空。但行情就那么古怪,上涨时,即使价格很高,还会往上拉;下跌时,即使价格很低,还会往下 砸。"范斌断言:"华交所就是最大的庄家!"

一份代理商的举报材料这样写道:我们深感华交所就像一个大的赌场,"而且是被人操控的赌场,不管押大还是押小,翻出的牌总是和我们押的相反,不管多少钱都会输完。"

非法集资?

"郭跑跑"把很多交易员害惨了。"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看到报纸上招聘操盘手、交易员、客户代表,应聘过来其实是既做交易员又做客户。为了得到报酬,不仅把所有的积蓄投了进来,还不得不把父母和亲戚朋友都拉进来。现在钱被卷走了,人也失业了,连生活费都没有着落。"范斌说。
据记者了解,华交所的代理商多是损失惨重。南京每家公司少则损失200多万,多则600万到800万不等。至于华交所在华北区最大的代理商北京纳佰商业经纪公司更是"重灾区",一家就"贡献"了2000多万元。有位武汉的代理商被客户围追堵截,躲在北京不敢回去,激动地对记者剖白:"我自己损失了120万,客户还说我跟郭远锋是一伙儿的,找不到他就来找我还钱,我连跳楼的心都有了。"

截至2007年底,中国3家商品期货市场加起来仅有客户20万人,其中有效客户才6万人。华 交所能发展如此众多的客户,就是给予代理商重金佣金的诱惑,代理商再高额返还给交易员,交易员再去拼命去找成交量,赚取佣金。范斌说: "这在业内都是公开的秘密了,每做一笔交易,华交所单边至少收取1.5元手续费,返还给代理商1.2-1.3元。"

投资者所以会相信郭远锋,是因为华交所在光天化日之下开着宝号做生意已有整整11 年,做得最早、成交量最大,号称现货交易第一大所。在其宣传材料上,华交所是国内唯一一家经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中国证监会、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内贸易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八部委论证后批准成立的现货交易所,俨然已成为与上海、郑州、大连期货交易所并列的中国第四大商品交易所。

一位熟悉郭远锋的人士回忆说:"他是河南人,非常精明、能干,一看就是个做事的人。早在 1997年,内贸部曾对现货仓单交易这一新型的现货交易模式进行过探索。1998年1月22日,经贸委、证监会、内贸部等八部委还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商学 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一同召开了商品现货仓单交易座谈会。郭远锋嗅觉灵敏,及时抓住了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机会,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位人士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你知道1997年,华交所的前身中国商品交易市场(CCE)开业的时候是谁给开锣的?连部长级的领导都来剪彩了,还有谁会怀疑郭远锋的能耐和实力?"

"仓单本身就可以办理质押贷款、转让,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将来也许可以发展成非常大的交易品种。"一位业内人士啧啧赞叹,"郭远锋真是相当聪明的人。"

据说郭远锋当时雄心勃勃,目标是要到美国上市,谁知天不遂人愿。




来源:新民周刊(上海)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