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制品市场规则混乱

发表:2008-10-17 19: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几天前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全国上下所有销售者﹐必须将9月14日前生产的所有品牌牛奶回收﹐批批检测贴上合格标签后才能重新出售。但有关规定雷声大雨点小﹐即使在广东地区几个大城市﹐仍有不少销售者至今仍未按有关规定实行回收﹐有的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这样的规定。

本台周一晚致电广州燕塘牛奶公司﹐值班人员对记者表示﹐该公司的牛奶不含三聚氰胺。但当记者问到是否有接到9月14日前生产牛奶全部要进行回收时﹐这名值班人员就表示不清楚。

记者又拨打深圳晨光乳业的电话﹐接线员同样表示自己公司的牛奶不含三聚氰胺。不过说到有关回收规定时﹐接线员的说法就前后矛盾﹐先说所有9月14日前生产的牛奶全面回收﹐包包开封检测﹐后来又表示回收后只需抽检﹐没有问题后加上标签就可以从新推出市场。她强调﹐这个过程很快就能完成。

香港《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周四就分别报道﹐广州、佛山、上海、杭州等地不少的超市、售奶点﹐仍然未将9月14日前生产的奶制品下架﹐当中包括吉之岛等大型商铺。《苹果日报》的报道又指﹐国家的政策多变﹐令不少业者感到不满﹐表示刚重新上架的奶品又要再次下架。而市民就更是怨声载道﹐他们抱怨市面奶制品的安全标签五花八门﹐令人难于辨认。而之前国家通报8月14日后生产的牛奶没问题﹐现在又改成将9月14日前的牛奶要回收﹐期间的奶制品是否安全顿成疑问。

中国质检总局订出奶类制品中,含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国家标准,并即时生效。中国国家标准委称,该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快速制定程式,经十多家实验室共同实验确证,并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另外,使用合格奶粉生产的1千吨大白兔奶糖已经开始上市。生产商表示,新上市的奶糖全部通过质检部门检测合格,不含三聚氰胺。奶糖都贴上了绿色的合格标签。而内蒙古伊利集团表示,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该集团已派管理人员直接营运或收购私人的收奶站,以确保牛奶来源的品质。内蒙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郭启俊表示,事件大大打击以内蒙为基地的蒙牛和伊利集团。

卫生部宣布截至星期三为止,全国因为食用问题奶粉而留医的婴儿有5824人,当中6人情况严重。累计康复出院的就有四万三千多人。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