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希望汲取当年BBC被渗透的教训

作者:茉莉 发表:2008-10-19 23: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由张丹红言论引起的有关德国之声的大争论,在德国引起广泛的讨论,进入更深层的思辨阶段。

10月9日,49名德国政治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于发表公开信,为张丹红辩护,反对对德国之声中文部进行新闻审查。 与此针锋相对,德国流亡作家笔会也于近日发表公开信。

◎ 该组织成员特殊的身份

德国流亡作家笔会主要成员,有些是当年为逃避纳粹迫害而流亡的德国作家的后裔,有些是从当年东欧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里,逃到西方民主国家避难的一些作家,如来自捷克的1968年布拉格之春,来自波兰团结工会运动,来自罗马尼亚反抗齐奥萨斯库政权的知识分子,等等。

◎ 他们站在受害人的角度看问题

德国流亡作家笔会针对德国之声事件和一些德国汉学家,政界人士以及社会科学学者发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他们的一个令人感动的特点是,站在受到专制政权迫害的受害人的角度看问题。在公开信中,他们追问:一些民主自由国家得到庇护的学者作家,却在自由的国土上,在被认为可以不受迫害地发出声音的民主媒体上,再次遇到了施害者。受害者因此发现,即使在海外,迫害也没有终止,

他们还追问:受害者发现了这些施害者在海外的时候,居然还得到了自由国家中一些据说是力主自由民主的知识分子的高声赞扬和支持。假如是这样的话,西方民主国家的知识分子们应该如何看待此等咄咄怪事?

◎ 举例证明历史惊人地相似

该公开信举出例子,证明历史惊人的相似。例如,当年犹太知识分子发现在BBC德语节目中,为纳粹主笔的编辑,居然在这里也还是主笔。

又如,当年捷克一个著名学者逃到英国,发现也是在BBC中,捷共的宣传干将同样把持相应的节目;这位流亡者为了逃避伤害,宁可选择进入一家精神病院,也不愿到BBC来挣点润笔费。

为此,德国流亡作家笔会致信德国之声台长,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和德国媒体,发出呼吁,希望德国之声能够汲取当年BBC被渗透的教训,不要重蹈助纣为虐的覆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德国流亡作家笔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