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记者排队领矿难封口费事件曝光始末(图)

发表:2008-10-28 19: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正在登记的"记者" (戴骁军摄)

9月25日晚,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完成了职业生涯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拍摄。

这次拍摄留下了中国新闻界耻辱的一幕: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去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 。

事情的起源是,他接到干河煤矿矿工举报,41岁的矿工吉新红在矿内闷死。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的各地的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千元。

10月25日,记者在太原辗转找到戴骁军采访,并随即赶赴干河煤矿展开调查。

矿工:矿塌了,把人埋了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位于洪洞县北部的堤村乡干河村。站在煤矿公司大院放眼望去,山上仍有窑洞。当地村民说,干河地底深处很"肥",出产优质焦煤。

霍宝干河煤矿原定2008年7月1日正式投产,不过拖延至今仍未正式投产。该矿董事会秘书李国良对记者说,干河煤矿仍处于基本建设阶段,还不是生产矿井。

但在矿区,记者见到了煤堆,排队运煤车。一名30多岁的煤矿工人说,矿上大约有1000名工人,一年多来,既招聘了附近的村民,也有为数众多的外省人,山东、河南的都有。

干河煤矿隐瞒矿工死亡而遭网友曝光之事,已经流传到矿工群体中。"死人的事儿?听说了,你上网看吧。""你去找办公室?他们能说什么真话?"

几名矿工证实,9月20日,一名正在作业的洪洞县工友被他们所挖出的"黑色黄金"吞噬,窒息而亡。"煤矿塌了,矿上肯定有责任。"见记者听不明白,一名矿工解释:"煤矿塌了就是漏了,把人埋了。"

董事长证实"封口费"事件

10月26日中午,霍州煤电集团董事长杨根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直到9月底,集团公司才接到了干河煤矿的事故报告。

他直言不讳地对煤矿负责人提出批评并告诉记者,10月21日,霍州煤电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对此事通报全局(即"集团"),要求大家引以为戒。"我们已经加大处罚(力度),严肃处理了"。

记者向杨根贵提起网上的有关传言,他证实说,对于这起事故,安监部门已经介入调查。霍州煤电集团向干河煤矿追查此事后,9月底,煤矿提交了事故报告。"不是瞒报,他是报得迟了。"杨根贵说。

杨根贵还向记者证实了"封口费"的事,他说:"刚开始有这种情况,后来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以后,我们严肃处理,没人来了。"

记者询问煤矿矿长李天智等负责人是否受到处分,杨根贵说,事故处理工作根据集团公司1月6日安全会议上出台的有关规定"对号","对到哪儿就到哪儿,没什么争议,都按这个走"。他透露说,这一处罚无疑会影响到煤矿的全年效益。此外,要求矿长李天智向安监局写出书面检查,并罚款8000元。

矿方称来了"四五十人"

与杨根贵董事长的坦率相比,矿方的态度耐人寻味。10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煤矿的六层办公大楼。一间虚掩门的办公室内,六七名工作人员在开会,记者推门而入,他们却对任何事情都表示"不知道",也不透露值班领导或办公室、宣传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经过一番努力,记者辗转获得干河煤矿内部通讯录。

听说记者希望采访李天智矿长,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两天矿长忙得很,打电话肯定......这两天,矿长的心情不好。所以给书记打电话就行。"

"矿长为什么心情不好?"

"这两天矿上有点事儿。"

"是不是跟网上说的那事儿有关?"

"对对对,就那个。这两天做检查呢,我们矿长--给局里头报检查。你们都知道这事儿了?我知道网上有。"

"为什么要写检查,是因为瞒报吗?"

"你都看了嘛,还要问?就是因为那个--没往上报。"

"那天来的记者多吗?"

"这我就不清楚了。"

记者称有近百名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

记者下至一楼大厅,向保安人员打探情况。不过,多名保安均以"不知道"、"秘书都不在"为由回答了记者关于事故和"封口费"的询问,并拒绝提供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记者给他们留下电话号码,表示希望与负责人取得联系,随后离开煤矿。

驶离干河煤矿大约20公里之后,记者意外接到了自称该矿"董事会秘书李国良"从办公室打来的电话。

"听说你们前一段时间出了点事儿,很多记者去‘敲诈'?"对于这一问题,李国良在电话那端解释:"不算敲诈。来的媒体多而已。"

究竟去了多少记者?李国良回答:"有四五十人吧。"这一数字,少于戴骁军9月25日晚所目测的100多人的规模。

而那并非"封口费"发放的唯一一天。干河煤矿门口总有一些出租汽车在等活,据司机回忆,出事后的四五天内,来了不少记者"领‘封口费'"。一名司机还向记者多次强调并点出了两家电视台的名字。这两家电视台总部分别位于北京和香港,均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

不过,记者无法核实这一说法的真伪,因为无法从干河煤矿拿到"封口费"发放名单。

同干河煤矿的矿工一样,这位司机也一再建议"上网看看"。

挤进现场

9月25日傍晚,网名为"天马行空"的戴骁军与网名为"直播山西"的同行驱车前往霍宝干河煤矿。眼前的一幕让在新闻行业干了20年的戴骁军叹为观止:十多间办公室,坐着一群群正在闲聊的"记者",过道上挤满了排队的人。

经现场观察,戴骁军发现,前面经过两道登记程序后,三楼办公室还有一群人围着一张办公桌再次登记,然后拿着纸条到另一间办公室"办事"。来访者依次履行这道程序。在另一间办公室,他见到了听闻已久的"封口费"发放现场,"众人排队,一人点钱"。

惊险拍摄

这名新闻老兵在三层楼梯口把相机从包中取出,装上广角镜头与闪光灯,设置自动对焦。18时48分,他来到一间六七人围着登记的办公室,"咔嚓咔嚓"连拍两张照片,就迅速退到过道,对着排队的人群又是咔嚓几声连拍三张。

仅用一分钟时间,他就跑到办公楼大厅进门登记处,一只手抓到桌子上的来客登记簿猛翻,另一只首握住相机猛摁快门,还未等一旁的保安缓过神来,四张登记名册已然变成了图片证据。

煤矿办公大楼前,泊满了各路"记者"的汽车。戴骁军先是叮嘱"直播山西"发动汽车,自己则在几十秒钟之内提着相机飞奔至停车位,对着几辆标志显著的汽车一阵狂拍,就那么一会儿,他又拍下了5张照片。

此时,天空正下着小雨,戴骁军隐藏在暗处仔细观察,尽管天已黑,却仍不断有来访者在办公大楼的登记处登记上楼。19时02分,干河煤矿办公大楼前的照片被拍下。

机智撤离

19时07分,戴骁军最后拍下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外景,随即登车绝尘而去。

上了公路后,他俩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先往南开,朝临汾方向跑了一段再拐进一个村庄,躲了一阵子,因为他们担心煤矿方面进行半路追车或拦截。紧接着,他俩绕道几十公里乡村道路后,上高速飞奔太原。此段行程共计3个多小时。

网上曝光

返回省城,两人深怕夜长梦多,趁着情绪激动,赶紧整理文字稿件。

9月27日晚上,戴骁军在"直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实名注册,并在当晚23时59分把一张图片与一篇文字稿发至网络。起初波澜不惊,可后来随着转帖网站的增多,影响日益放大,"点击率达2000次,留言150多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