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何"不识数"?

作者:赵光瑞 发表:2008-12-17 22: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近日的《财经》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说,中国有6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调高所得税的起征点作用主要是对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会产生效应,但这些家庭实际上边际消费率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可能很难起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作用。(12月15日《新快报》)
  
倪红日上面那段话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广泛议论。大家所关心的不是提高个税起征点能不能扩大内需,而是对倪红日所说的"中国有6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表示强烈质疑。许多人认为这个数据夸大了居民收入,说90%以上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还差不多。
  
我也觉得专家好像犯了小学算术错误,经过简单加减乘除就可以知道这种说法不真实。说"6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也就是告诉我们4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那么13亿的40%是多少呢?是5.2亿。如果中国5.2亿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那么这部分居民月总收入就是1.56万亿元,年总收入就是18.7万亿元。另外的60%的居民为7.8亿,就算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年总收入也是14万亿元。二者之和是32万亿元。而2007年中国GDP还不到25万亿元,其中5万亿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却达32万亿元,这不是笑话吗?
  
其实,居民实际月收入同3000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是13786元,换算成月收入为1150元,这是平均收入,一般在平均数以下的居民应占多数。为什么专家却张口来了个"居民月收入3000元"的参考数据呢?
  
连简单的算术题都算不清楚,民间有个说法叫"基本不识数"。为何专家会"不识数"?专家真的不知我国居民实际收入是多少吗?我想不是。普通民众看到"居民月收入3000元"数据,马上就觉得不可信,这些每天都在玩经济数据的专家能不知道不靠谱吗?知道,为何还要表现出"不识数"呢?
  
这就是有些专家堕落的一面。有的所谓的专家,已经变成权势的附庸,专门投其所好。善于夸大成绩,掩饰问题。他们的"不识数",往往表现在夸大成绩方面,夸大问题、缩小成绩的"不识数"从来都没有见发生过。当然,这也和上面对夸大成绩的"不识数"喜闻乐见、对夸大问题的"不识数"严加打击有关。
  
一些专家时常丧失原则,说一些粉饰太平、媚上欺下却违反常识的话,终于给自己挣得了一个"砖家"浑名--砖家,专门挨网友板砖的家伙。也失去了人们对专家的信任。小学算术都"不识数",让人们还怎么信任这些专家呢?专家一味地给官员提供错误信息、错误观点,必然会误导官员错误决策。如果官员以专家提供的错误信息、错误观点为决策依据,想不出错都难。御用文人实际上是误国文人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凯迪网络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