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境外潜逃人数是"黑数"

发表:2009-02-23 19:5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过去10年逃往北美和欧洲等地的中国腐败官员达一万多人,携带出逃款项达6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借赴巴黎考察之机滞留未归----前不久发生的这一官员"失踪"事件一时令国人愕然。就在他疑似"出逃"前两个月,中纪委、国家预防腐败局等十部门刚掀起一场禁止官员公费出国、出境旅游专项整治行动,增强了打击贪腐力度。

在国内热议完善官员监管机制和遏制官员出逃的对策之余,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对于那些外逃人员,如何迅速将其缉返回国?

外逃人员:一个"黑数"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过去10年逃往北美和欧洲等地的中国腐败官员达一万多人,携带出逃款项达6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逃官员名录中,许多名字为人们耳熟能详: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高严、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许超凡......在这些外逃贪官之中,还有一些"官小事大"的,而在他们外围,不乏在逃的刑事犯罪分子。

"真实外逃的人数,无从计量,"原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正司级巡视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黄风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在职务犯罪查处率居全国前列的一个省份,近两百名负案在逃的人员中,只有不到十名案犯在海关出境时留下了记录,其余的全部下落不明。"

"到底是不是用了假身份证、假护照逃到了境外,还是潜伏在国内,我们没有证据,不好说。"黄风说,有些人长达十几年杳无消息,线索全断。至于具体多少这样的情况,黄风用了四个字:一个黑数。

在外逃人员中,金融系统、国有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占据了一定比例。与那些惊弓之鸟般被迫出逃的刑事罪犯相比,这些人携款外逃的行为更多地带有主动性和计划性。

那些涉案金额相对较少、级别低一些的外逃人员,往往首先选择逃往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蒙古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这样,他们的逃亡和生活成本都不会太高;而逃往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外逃人员往往会隐姓埋名,靠赃款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因为那里的一些国家正处于转型期,有的国家法制不很健全;而对于一些大贪官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移民国家,是他们的"逃亡天堂",如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

来源:天天新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