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建成后 库区仍将面临诸多难题

发表:2009-08-22 23: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游客观赏三峡大坝(法新社)

中国的长江三峡工程今年将全部建成,但工程建成后,三峡库区仍面临诸多难题。

官方新华社报导说,历时17年,投资一千八百多亿元人民币的长江三峡工程今年底可望建设完成。业内人士预计,一个投入更大的“后三峡时代”即将开启。原居住在重庆万州的居民李元生先生表示,三峡水库淹没了湖北省和重庆市共20个市县,114个集镇,1632家企业,其巨大代价无法用数字显示:

“重庆万州应该是三峡工程移民最多的地方,因为万州区几乎是2/3都被淹没,上堤基本上大多数都在万州区。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个移民的安置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

三峡库区移民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据重庆官方的统计,三峡库区的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8亩,很多移民生活困难,李先生说:

“ 由于移民的安置作为他们上面拨下来的安置费用,经过层层盘剥之后,实际上用在移民的安置的事情上的话,可以说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了。所以说它的安置基本上如果把它说得比较那个一点的话,也就是一场掠夺,也就是低价把你的房子买了现在它修好过后,又要让你高价把它买回去。”

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库区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产业空心化是库区无法解决的问题,李先生对此表示:

“像万州区的话,90%以上厂矿或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被就地解散,不管你效益好也罢,不好也罢。统统就地解散。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一个误国害民的工程。它造成的损害可以说超过它所谓的利益,弊多于利。”

总部在四川成都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说,三峡工程建成后,并非一劳永逸,库区仍面临诸多难题。三峡水库建成后,水的流速放缓,自净能力下降,库区水进入长江支流的富营养化状态不断加剧,影响水系的生态环境:

“三峡电站建成了以后,可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包括我们看到最多的垃圾的污染,因为它的上游地区的话生态环境保护不好,特别是城市的垃圾处理不恰当的话可能使得三峡成为一个很大的一个垃圾场。”

杨欣认为,三峡工程完工后,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有待加强:

“必须要关注整个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包括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等。只有这样加强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那么可能才能使我们的三峡大坝的话能够运转的时间更长,而且才能保证三峡整个库区的生态环境的完好。”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报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