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慈善:河南荥阳务新政——权力逼捐

作者:翁于馨 发表:2009-08-31 09: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记者翁于馨综合报导】今年8月河南荥阳慈善总会于该市内提倡"全民做慈善",荥阳市政府将该倡议作为红头文件,拟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将荥阳打造成"慈善城市"。不过,国内有媒体发声,认为红头文件式的慈善恐引起民众更多反感。

从今年1月份至今,由于河南荥阳慈善总会仅筹集到100多万善款,不到去年的8分之一,因此8月提倡"全民做慈善",此倡议很快地便成为荥阳市政府的红头文件。新华网8月5日报导,该政策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组成,办公室主任为荥阳市民政局局长。

该文中提到市委书记杨福平宣布了十项相关措施,包括:各大商场、超市、饭店等消费密集区设立募捐箱;设立"慈善饭桌"(酒店要捐出饭钱10%);建立"慈善超市"、"慈善药店"以便展开各种慈善活动,如文艺慈善活动、书画慈善活动、医疗慈善活动、荥阳"慈善日"活动,评选"慈善之星"等等。

此外,文中报导荥阳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王智永提到,荥阳市特定弱势对象在慈善超市购物享九折优惠,若商家不履行承诺,社会各界可直接向慈善总会投诉。

面对荥阳市以此举打造"慈善城市",国内媒体南方都市报于8月27日的报导中提到:"慈善其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发自内心和主动自觉的善心善为。当慈善变成红头文件推动下的慈善运动时,公众不想"被慈善"都不行。"

以台湾近期发生的八八水灾为例,事实上,不须政府部门规定,国内许多民众发自内心布望捐善款相助,若采取"规定式的行善"反倒抹刹慈善的美意。

不仅国内媒体提出不同的看法,一位署名为唐博士的网友严肃表示:"红头文件搞慈善是一种不智和自辱,好心办好事未必就能给自己脸上贴金。该干的事没干好或干脆无心干,而不该费心的事,自己却好风头瞎捣鼓,这是政府弱化责任、好高骛远的低级表现,也是行政能力式微的的标志。"

此外,南方都市报亦担忧表示:"这种权力逼捐的直接后果,就是慈善观念的异化。这种红头文件式的慈善恐怕也只会让民众产生更多的反感。"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