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 生态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陕西血铅事件起因

作者:郑义 发表:2009-09-22 12: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陕西宝鸡凤翔县的血铅事件,逐渐透露出了更多的背景消息,令人震惊。例如,当初为了建这个污染企业所使用的强制拆迁手段,最初是以微薄的补偿金引诱农民自行铲除正在生长的农作物,遭到抵制,但东岭项目是得到凤翔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的。

时任县长的赵晓明要求拆迁工作两个月内确保完成,原话是"不存在商量,不存在研究,不能有任何的含糊"。在这样伟大的决心下,凤翔县政府以抗洪救灾的名义,把全县的干部、职工、教师、医生、以及各乡镇所雇用的农民工,近15000人,调到村子里,人手一把镰刀、一顶草帽,要强砍玉米。农民们抵挡不住,便纷纷趴到玉米地里,以身体保护幼苗。还有数百人拥上了宝宁铁路,将铁路截停近一个小时。看事情闹大了,要闹出人命了,政府方面只好暂时作罢。第二天,当地干部带着现金来了,用金钱分化村民。在政府的软硬兼施下,终于强占了建厂所需要的土地。

为什么当地政府有这么大的决心和干劲呢?后续的报道出来了,事情很简单,不过就是利益驱使。每年东岭新冶炼厂为凤翔县贡献2400万的财政收入,占凤翔县的总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那么,他们是为了地方谋福利吗?不是的。这2400万的财政贡献、使我们的公仆们兴高采烈地和发达的国家官员们的工资水平接了轨。

有一篇网文算了一个帐,24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每年在被侵占的土地上,每亩为官家贡献了1万多元的财政收入。看起来也不少,但如果换一个方式算一算,这2400万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财富。比如说一个县委书记一年的薪水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低于10万,那么这2400万只不过不到200个县委书记一年的薪水。如果这 2400万是在一个平静的、不会造成社会危害的情况下,被创造的,那即使只用来养活几个县委书记也属正常。但问题是这2400万的收入附带的是几十万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危害。就算中国的普通民众的生命和健康不值钱,也算是一个巨大的代价了。

我非常欣赏这位网友。他不单单是简单的谴责,而是开始深入到了经济层面。说到底,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至今,绝大部分的人还没有建立起这个认识。当然,最刺激人的是污染所带来的利益的分配,如果大致说得过去还罢了,但现实过于残忍,公仆们上了天堂,老百姓下了十八层地狱。在据说是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们还没有断子绝孙吧。健康平安、生儿育女,这不过是黎民百姓最最低下的愿望了。现在连大自然给的这一点儿最基本生存权,都被官家剥夺了。

如果不谈分配不公,仅谈收支,也是得不偿失的。且不说那么多人、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健康受到了终身的损害,仅仅是说钱,光是搬迁和新村建设费用,可能就高达2亿元。还有被占用、被污染的土地呢,那又值多少钱?数千亩农地,应该价值十几个亿吧。最后要彻底清除土地和地下水的污染,那又是多少钱呢?

有网友悲愤地说,十年的发展所欠下的债,一百年也还不清。我们已经为我们的子孙准备了足够的债务,让他们几代也还不清。这确实已经成了中国人的宿命,但是我们的悲愤在于我们辛苦、我们流汗,成果却是少数人的,而造成的灾难却要有大多数无辜的、也无收获的普通人承担。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