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不应怨天由人

发表:2009-10-10 05: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对于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北京大学德语系老师潘璐表示,关注政治是她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也与其个人经历有着很大关系。据《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针对德国作家频频得奖这一现象,潘璐认为,现在文学有了新的发展,也就是跨文化发展。所谓"跨文化"指的就是,那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学习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尤为重要的是,具有在不同政治体制下的生活经历。而这次得奖的赫塔.米勒,正是这种情况。

那么,人口占到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为何至今却仍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呢?对此,有评论写道,虽然该奖项难以摆脱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那些超越语言和国界的伟大作品,都能激起全人类的思想共鸣和审美感受。因此,当中国作家埋怨文学奖评选上的双重标准和文化偏见时,更应该反思的,还是自已的文学创作是否具有打动全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

《联合早报》上作者张敬伟的文章接着说,考查当代中国文学的现状,确实让人尴尬不已,难怪德国汉学家顾彬会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呢。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错"字风波更是对中国文坛的莫大讽刺,不仅如此,当今更出现了"小说死了"的哀叹。综上所述,中国当代作家又有哪一个具有获得诺奖的水准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