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塑料瓶底数字知毒性:无知害死人! (图)

发表:2009-11-19 12: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偶然从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塑料瓶的知识,吓了一跳,看来无知真是害死人呀!

就此事我又想到:这些本来应该成为生活常识的知识,恐怕连一些专业人员也未必清楚,更甭说普通百姓了。像这样关乎千千万万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识,为什么不普及呢?没让普通百姓都了解这些知识,那么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算不算失职呢?

这篇网文的原始出处一下子难以确切查证。我查询的结果,最早是2009-2-2315:23出自"19楼空间"网站,后来在网上转贴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一些人的整理,比如2009-7-2109:20在"三明论坛"上又被网友添加了几张照片,加了一个关于阿联酋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而得癌病的引子。

作为文科生出身,我缺乏塑料专业知识,看了这些确实感到震惊。平时我们总想着一些塑料瓶扔了很可惜,尽量多次重复利用一下,孰不知塑料瓶的使用禁忌多多。

塑料呀,塑料,如今的人类已经须臾无法离开,可它潜藏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为方便网友阅读,我把这些材料集纳如下,不免有重复和不一致之处,尚希见囿!

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农夫山泉矿泉水瓶底部


一般矿泉水瓶底

"1号"PET: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2号"HDPE: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目前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最好不要购买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号"LDPE:保鲜膜、塑料膜等

★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号"PP:微波炉餐盒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使用: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6号"PS: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7号"PC其它类:水壶、水杯、奶瓶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制成饮料瓶的化学物品。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2 高密度聚乙烯

3 聚氯乙烯

4 低密度聚乙烯

5 聚丙烯

6 聚苯乙烯

7 其它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和混合料

我们知道,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是有毒的,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会过滤塑料或者是把塑料带进饮料。在很多场合中,你或者是你的朋友会说:"我不喜欢喝这种饮料,它的味道像塑料。"这就是说明:你或者你的朋友正在喝着塑料了。

以上最有毒的是3、6和7号。如果在瓶底上出现这三个数字,千万不要喝这些饮料。

再次提醒大家长时间放在车里的矿泉水或者在车里经过暴晒的矿泉水不要喝!!!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