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不落的橡树叶:黄琦和杨天水(组图)

魏京生基金会第六届"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对黄琦和杨天水的颁奖词

作者:魏京生 发表:2009-12-06 05: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晚秋是个美丽而感人的季节。面临即将到来的寒冬,灿烂的红叶展示着他们的绚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那些孤独的灵魂。在一切都将为白雪所覆盖之前,秋叶以自己特有的表达,层次鲜明地叙述他们的个性和故事。不时会有筋疲力尽的红叶随风飘落,如美丽的蝴蝶,永远地融入还是绿茵茵的草地上。

当风雪降临时,山窝窝里漫山遍野的枫叶便消失了。漫无边际的山林里,只剩下几片枯叶还高高悬挂在孤独而坚韧挺拔的橡树上,感动并安慰着身心交瘁的路人。

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进程中,我们也经历过不同的季节。在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被中共的机枪坦克和监狱镇压后,红色的血迹涂满了夏日年轻人僵硬的尸体。有些人退出了,如同消失于晚秋的枫叶。在漫漫的冬夜里,有些人甚至会怀疑那些令人温暖的季节是否存在。更有甚者,那些坚持民主、人权、自由的理念不变的人,被描述成"有瘾、有病、有仇"的,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之辈。

此时的中国,正值寒冷的冬季。凛冽的寒风吹打着那些致力于民主、自由事业的人们。炼狱煎熬着他们的躯体,悲愤折磨着他们的亲友。当自由国度的人们准备与亲友一起过节过年,并作着新年新计划的时候,这些狱中的良心犯和他们的亲友,多么盼望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那些因为使用互联网及推动互联网自由而入狱的良心犯,又多么希望能充分地享受网络自由,随心所欲地与亲友交流,并在互联网上表述自己独立的见解与主张。然而,这一切都太奢侈了。为了理念,为了正义,也为了大家的自由,中国的良心犯们付出了他们自己的自由。

今天,是魏京生基金会第六次颁发"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的日子,也是我们感谢和鼓励这些有良知的人的日子。

今年的"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将由身陷牢狱的黄琦和杨天水分享。将这个荣誉给予他们,是为了表彰他们不屈不饶,坚持理念,并勇于付诸行动。尤其是表彰他们以互联网为工具,来更有效地宣传民主,联络群众。作为文革之后的首批高才生,黄琦和杨天水本可以"与时俱进",加入"三个代表"的行列,成为中共"改革开放"的收益人。但他们良知未泯,坚信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民主自由的事业。这种崇高的牺牲精神尤为难得。尽管这两位斗士都曾因民主人权活动入狱,但出狱后依然坚定不渝地继续从事民主人权活动,以致再次被捕入狱。这种决心和勇敢尤为难能可贵。愿我们的感谢和鼓励,能给予这些在寒冬中坚韧不屈的人们以更强的决心和希望。


杨天水

杨天水,原名杨同彦,中国江苏省人。1961 年生。他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夏,曾参与南京地区的民主运动。1990年上半年,他与一些同道一起成立"中华民主联盟"。同年6月1日被捕。1990年6月至2000年5月,他入狱整整十年。在狱中,进行了数次绝食抗争,并患上糖尿病。2004年之后,他被以"在互联网上发表损害国家荣誉的以及不利于社会安定的文章"的罪名,多次被拘留和搜查。2006年5月16日,江苏省镇江市中级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杨天水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目前,患有糖尿病的杨天水,在狱中又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肾病,结核病,体重大大下降。但狱方却指责理念不渝,坚强不屈的杨天水为" 不学好",对家属亲友的探望百般刁难。

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杨天水宣扬民主与维权包括工人权益方面的代表作有:"苏州的血汗工厂";"高压的崛起";"人人有权反对专制";"维权律师何罪之有";"到处在侵权";"专制机器锈迹斑斑";"一起来遏制中国人权的恶化";"剥夺毛国良工作权是违法行为";"矿难和人权";"为良心学者呼吁",等等。

在杨天水先生入狱之前,即便他自身环境险恶,依然坚持支持其他同道,冒着风险与海内外联系,为同道们呼吁。也正因为此,对于他的建议与要求,魏京生基金会一向都很重视。这次的颁奖不仅仅是对他长期以来对中国民主、自由运动贡献的表彰,也是对他过去给予我们的帮助及合作表示感谢。


黄琦

黄琦,网名难博,中国四川人,1963 年生。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子系。是中国互联网早期因网络言论入狱的公民之一。他与妻子曾丽于1999年设立"六四天网"网站。由于天网在时政与公共评论中的声音尖锐,2000年6月3日,黄琦被警方逮捕。被捕前他在网上留言:"路还很长,感谢大家、感谢为中国民主努力的人们。他们来了,告别了"。在他被捕近三年后,2003年5月9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黄琦有期徒刑5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出狱不久的黄琦积极参与救灾活动,同时为地震中死亡学生的家长提供帮助。他前后11次携带大批物资去重灾区赈灾,而且在网上撰文揭露"豆腐渣"工程,同年6月被捕。2009年11月 23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对黄琦案进行了宣判,以"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罪"判处黄琦有期徒刑三年。

黄琦心系弱势民众、坚决捍卫公道、追求人权。他不仅是个严肃的思想者,更是个坚定的行动者,然而也因此付出他个人与家庭的沉重代价。在他被关押期间,他的父亲黄荣贵老先生病危,但当局却拒绝给与最起码的人道考虑,连最后的一面都没能见到。在黄琦的父亲于2009 年9月5日病故后,国内许多维权人士签名呼吁有关当局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准许黄琦回家奔丧,见父亲最后一面并处理相关后事,以尽人伦孝道,亦被拒绝。这个悲惨的经历使我联想到我个人和许多民运人士的类似经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将近十年前在黄琦第一次被捕时,我受已故美国参员保罗威尔斯顿的邀请,去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记者会为他本人呼吁时,也曾考虑过帮助他年幼的孩子。有什么比一个绑架你的亲情和家庭的专制政府更为邪恶的呢?

十多年来,中共花了大笔的金钱和人力来监控互联网,建造防火墙 -- 新一类的阻挡自由的柏林墙。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民心所向必将决定互联网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人权的工具。黄琦和杨天水不仅仅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更是这个领域的先锋。魏京生基金会为能对这两个杰出人物授予"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感到荣幸,也希望能为正在漫漫黑夜中煎熬的他们带去一些温暖与光明。

曾有一篇对黄琦的专访题为:寒冷冬季不再漫长。的确,漫长的冬夜会消磨人们的信念,消减人们的意志。在我的人权之旅中,常常要在夜半三更,山上下着鹅毛大雪的路上穿行。无边无际的旷野上没有路人,只有雪花反射回来的灯光和漆黑可怕的静寂。那时的我会突然想起这些被牢狱锁在冰冷的黑暗之中的勇士;会想起"前不见故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这种壮志难酬的心境曾使多少英雄泪沾襟!我想,在那漆黑冰冷、孤立无援的牢狱中,这首诗也是才华横溢的杨天水和黄琦常常吟诵的。

其实,在互联网上开出一片天地,留下许多文章的黄琦和杨天水并不孤独。许许多多向往人权自由的人们都与他们心心相印。我们感谢他们。有了他们,就有了希望,寒冷的冬季不再漫长。我们赞美他们,因为他们的牺牲和努力,我们会看到中国有全面自由的那一天。我们赞扬冬日里不屈服的高大挺拔的橡树。因为在萧瑟而寒冷的日子里,那些为冰雪所折磨的橡树叶拒绝随风飘落。他们高高地扬着头呼唤:春天来时,我们会再发芽!

黄慈萍 (签署)
魏京生基金会执行主任

2009年12月5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魏京生基金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