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盒”合格率不到一半 危害如吸毒

发表:2010-03-24 11: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大陆民众几乎每天要使用的“一次性餐盒”,经检验后结果不堪闻问,专家说,民众等于是在“吸毒”。

中国青年报报导,当食品专家董金狮委讬的律师前往法院立案时,法官看了诉状后吓了一跳,并表示“我们每天都在用这样的饭盒吃饭,从来没想过会有问题,这案子一定要赶快立上。”

报导所说的饭盒,正是大陆民众日常所熟悉的一次性白色塑料餐盒。2010年3月中旬,董金狮在北京两家著名的饭店“老边饺子”和“东来顺涮羊肉”消费、打包后,将餐盒送往一家专业的检验机构检测。

检测结果触目惊心,餐盒的正己烷蒸发残渣均超过国家标准20倍,而乙酸蒸发残渣则超标近150倍。如果长时间用这种餐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将会“吃掉1/3的餐盒”。

董金狮说,不仅是一次性餐盒,平常使用的纸杯、塑料杯和矿泉水瓶都可能隐藏着致病风险。

这位食品包装与环保领域的专家,已经与这些“隐形毒药”斗争了10年。对于民众接触频繁的劣质食品包装,董金狮评价说,它们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吸毒。

董金狮说,根据检测结果,溶解在乙酸和正己烷溶液中的物质包括“工业碳酸钙和工业石蜡中的部分致癌成分”。这也就是被“吃掉”饭盒的成分。

这些成分中,工业碳酸钙可能会影响人体的代谢系统,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包含的重金属杂质还会威胁人体消化道、神经系统的健康。至于石蜡中所包含的多环芳香烃,会影响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还会蓄积毒性,并诱发癌症。

报导说,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餐盒150亿个,“合格率还不到一半”。

对于这一比例的计算过程,董金狮解释说,全中国生产餐盒的厂家,获得工商和卫生许可证的只有一半左右。而他在平日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获得许可证后,还会重新开始违规生产不合格产品。

董金狮甚至还编过顺口溜,讲解如何分辨劣质餐盒:“手摸软绵绵,轻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还渗漏,剪碎了水里会下沉,一折会出白印……”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