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在读博士生人数25万

发表:2010-09-16 01: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北京的光明日报报道说,8月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推出了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博士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2008年,中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中国博士数量迅猛增加,但整体质量却在下降。

最近,华中科技大学传出消息:该校拟清退307名“超时”硕士生和博士生,再次让舆论哗然。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研究生教育同样应该优胜劣汰,不应该是铁饭碗制度,

“中国的教育体制目前是严进宽出。这就使得我们的研究生他的质量是无法保障的。就像周教授所说的在国外大学可能淘汰率达40%。但是在中国几乎没有多少淘汰的。”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指出,虽然近年来博士生扩招现象有所缓和,但中国仍有高校存在着招生名额宽松、不符规定扩招的现象。前几年的“大跃进”也遗留很多需“清退”的问题。所以目前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博士生教育生态迥异,一边是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招生名额紧张,博导抱怨学生资源缺乏,一边是最牛博导手下有47个博士生。胡星斗教授说,有些学校招收博士生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为了经济创收,

“我听说有些大学就是招考博士生的时候公开问每一个学生,你有什么社会关系?你能给我带来多少科研经费?所以有的大学就把一些基金会、一些政府部门主管资金的一些官员都给招收为博士生。”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指出,中国博士生群体急剧膨胀是一个事实。中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据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考证,目前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而作为博士生教育的大国美国,却只有253所。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沈丁力说,中国培养25万博士生并不多,关键是要提高质量,

“本身并不存在多和少的问题,本身是不够的。中国大规模的十四亿人进行一个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同时25万博士生不多。将来中国的教育发达了,恐怕世界各地来中国读博士学位的也会多。我们和全世界比,如果我们质量可靠的话,将来我们30万、40万、50万都有可能。如果中国的教育质量高,世界各国的博士生愿意花钱到中国来买教育。主要不是数量,这点数量对中国现代化来说是远远不够,主要是保证质量的培养。”

周光礼教授的调查报告说,博士学位本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但是当前中国不少博士生意图将博士学位作为进入官场、职场的跳板。与此相对,大量政商界人士则逆流回高校读博士“镀金”。这两类博士生,一类抱着取得“博士头衔”的功利目的,一类并不具备读博的知识储备和学术能力,都在给中国博士生群体的质量水平拉后腿。沈丁力教授说,博士生指导教授在招生时一定要从培养人才的目的出发,宁缺勿滥,

“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我带20个,我们的制度是每个博士生要读三年,我的博士生有读三年半、四年、五年、五年半、六年。我还不让他毕业的。我是严格控制质量。你进来了以后,不存在三年毕业,你必须达到我个人认定的高的标准,我自己的标准是高于复旦大学的基本标准的。这样一来,我的学生读六年,所以我每年招一个我就有6个学生。每年招两个我就12个学生。但12个学生出来,可能他的平均水平是比较高的。我愿意慢慢地自己的心血投入给这些学生。有什么不可以?”

接受采访的两位教授都表示,中国博士生教育要实行优胜劣汰制度,清退一些不合格的学生。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