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的真相:国民党3000将士遗骨之谜 (组图)

发表:2010-09-21 21: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施工人员挖出的遗骨。

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阵亡将士纪念碑

陡峭山崖下的一处荒坡,63岁的宜昌村民李先爱掀开一个装米的黄色尼龙袋,10多根长短不一的白骨在1米多高的荒草丛中暴露出来。

“就捡这么多,以前挖起来的都被拖走了”,眼前的这堆遗骸是李先爱在方圆几百米的地方找到的,他小心地将其堆放在一起。

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金鱼坪宜巴高速公路工地,即312省道37公里处,因今年4月高速公路开建,遗骸不时被人挖起。

经媒体挖掘和曝光,六七十年前的那场中日两军惨烈的对峙和战争,也随着这些尸骨浮出历史。

宜昌沦陷日军西进四川,中日两军在黄花乡一带对峙

1940年6月宜昌沦陷。日军向西北方向进犯。

黄花乡两河口以东地区一些地方,均被日本占领,并修筑了大量半永久性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铁丝网拉满山头,企图步步推进,西犯四川。

这里是进入陪都重庆的重要关口,战略意义显著。

国军第75军预备第四师,下辖三个团。1941年春担负该地的防守,这一年敌我双方拉锯战极为频繁。

据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政协做统战工作的魏启俊介绍,这段历史在《宜昌县政协文史资料》第11辑中有详细记载。

书中预四师已故战士易行锡口述说,有一次,他帮通讯兵抬电线杆时,与师长傅正模同行,看到师长一路心情沉重,不时用手帕擦眼泪。

年纪较长的人告诉他,“前线战士激烈,将士伤亡太多,傅师长很痛心。”

深夜血战

1941年冬天,预四师奉令全师开赴晓溪塔地区,准备与日军作战。那日当晚该师三个团冒着凌厉的寒风连夜出发。

某日凌晨一时许,师指挥部向10团下达了夜袭沙坝店子日军据点的命令。约二点时分,主攻团进入预定区域,在离敌军阵地约300米的山地中潜伏下来,工兵排余排长带领1人在前面排除障碍,他们摸到敌前沿阵地,用虎口钳子剪断敌人第一道铁丝网,又顺利地剪开了敌人第二道铁丝网,把敌人的阵地撕开了一个口,10团向前跃进了100多米。

当我工兵剪第兰道铁丝网时,触动了敌人的警报,一时敌军军犬狂叫,照明弹立即升空,我部1000余人顿时暴露干日军视线与火力网之下。此时此刻,似乎除了主动进攻已别无良策,团长立即下令强攻冲锋。敌阵中六挺机枪一齐向我军并火,我军一无掩体,二无战壕,一排排地被敌火力扫倒。冲一次倒一批,二营营长当即阵亡。

第二次冲锋时全团已伤亡过半。三营高营长冒着弹雨,带领50多人从侧面迁回,接近敌阵,连炸敌碉堡两个,接着与300多名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我50多名官兵全部与敌同归于尽。10团在此次血战中,仅剩下1人。

3000将士埋葬在金鱼坪的山坡

75军的野战医院那时设在南边村的养老坪,也就是现在的金鱼坪。

这里与易行锡的老家只隔着一条河。关于野战医院的一些情况,十六七岁的他是亲眼所见。

入伍前,他每天都看到成批的伤亡战士从前线运回,轻伤员住轻伤室,重伤员住重伤室,死了的立即掩埋。

由于日军封锁了我军的运输线,医药奇缺,全靠人工从三斗坪下面的地方运送,数量有限,而且不能及时送到。因此,一般到了重伤室的战士,百分之百的无救了。

有一次,担架排三天没回后方,医院就死了60多个伤员。起初的对死去的还能用白布裹一下,一人一个土坑掩埋,坑里垫一点稻草。后来战争激烈,伤亡人数倍增,医院就顾不过来了,干脆几个人一个坑或几十个人一个坑。

在预备第四师驻南边村的4年多时间里,养老坪野战医院后面的山坡上,一共掩埋了3000多位抗日战士的忠骨。凡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单独刻了小石碑,凡士兵都把姓名集中刻在几块大石碑上。易行锡记得其中一个石碑上刻有800多名士兵的姓名。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