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躲猫猫死”到“盖被死”

发表:2010-12-07 00: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内地看守所在押人员又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死法:盖被子闷死!广东22岁男子戚业强因涉嫌盗窃,于4月28日被公安拘捕,关押在茂名第一看守所。其家人上月25日突然接到警方通知,指戚猝死,原因“可能是盖被子闷死的”。“盖被死”事件震撼内地传媒、网络,茂名当局迫于舆论压力,已着手调查。

涉公安酷刑或狱霸凌虐

2009年2月,云南青年李荞明猝死于看守所,警方指其死因是“躲猫猫”(捉迷藏)时撞墙。自此之后,各地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非正常死亡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越来越有“创意”:江西九江市李文彦“做噩梦死”,福建福州市温龙辉“床上摔下死”,福建福清市陈姓学生“睡姿不对死”,山东文登市于维平“抠粉刺死”,江西修水县陈绪金“摔跤死”,河南鲁山县王亚辉“喝开水死”,湖北公安县薛宏福“洗脸死”……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死亡,带给网民的是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带给死者家属的是无尽的伤痛,带给舆论的是无尽的质疑、愤怒。内地传媒、网络一直关注这类事件,关注被押人的人权、生命,质疑“在押人员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呼吁看守所“请不要拿生命开玩笑”。舆论哗然之下,当局不得不重新调查,多数案件揭发死因涉公安酷刑或狱霸凌虐,有的案件仍不了了之。

黑箱作业致“创意”死因

内地看守所是羁押未经审判的疑犯或刑期一年之下的罪犯的场所,不同于2003年被总理温家宝下令全国关闭的收容所。当年湖北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收容所被殴打致死,引起社会强烈反弹,最终引致实行了5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看守所自然没有被废除之虞,加上内地司法制度的黑箱作业及服务于党委和政府的特性,令看守所肆无忌惮地卖弄其死因“创意”。可以说,只要司法系统一日不变、一日不公开、一日不接受公众监督,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猝死的死因就会不断献出新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香港苹果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