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的中共式外交词令

发表:2011-01-12 12: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各种例行记者会上,中共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一律在套官话,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僵化和毫无新意的。法国学者张伦对中共式外交辞汇進行了总结和评论。就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张伦这篇《党式外交语言可以休矣》发表在10号的BBC中文网。张伦认为,语言表现思维,反映体制,中共外交语言的贫乏和机械,表现着它的体制和观念的僵化呆滞。

张伦总结了中共在一些场合的外交语言,例如:对待来自外国的批评:一定是粗暴干涉内政、别有用心的,说三道四、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揭露中国某些黑暗的批评报导都是带有偏见、罔顾事实的;在中国人权方面,一定是中国人绝对享有言论自由的,遮蔽外台、控制网络都是合法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国的人权状况之好是举世公认的。

当领导人出访或外国首脑到访时,发言人说的一定是:意义重大,富有成果、友谊悠久、合作顺利,而接待仪式没有不隆重的,会谈一定是热烈、友好的,外国首脑对中国的发展都是高度赞扬的,钦佩都是由衷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是兄弟的。

张伦认为,中共的外交语言给人的印象是机械、干瘪、甚至霸道蛮横、强词夺理、自吹自擂,是最典型的党式宣传语言特点,离良好的外交语言相去很远。

那么,中共外交辞令中最常用的是哪一个呢?

网友发现,向某国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是中共外交部最常用语言。网友投票选出“最熟悉的中国外交部词汇 “也是“严正抗议”得票最高。

去年7月,韩美在日本海举行联合军演之前,中共外交部曾先后6次表态,“抗议”外国军舰机到黄海活动。

有网友说,外交部工作实在太忙,经常性的做这类工作是非常疲劳和辛苦的。网友因此免费为外交部起草了一篇抗议通稿,表示以便再次发生这类国际事件时可以无限期使用。

网友对中共发布的外交新闻语言進行的解读也非常有意思。像“坦率交谈”被解读为“分歧很大,无法沟通”;而“表示极大的愤慨”的意思是“现在我拿你没办法”;“保留做出進一步的反应的权利”被解释为“我们将报复”;另外“拭目以待”是“最后警告”;“士可忍孰不可忍”就是中共“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

在此之前,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国外记者有关诺贝尔和平奖的相关问题时说:”不是什么人自认为掌握着舆论工具,跳得高,叫得欢,谁就掌握世界的公理!”张伦说,这个道理对中共何尝不是一样呢?
 

来源:新唐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