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不顾国内大饥荒“慷慨”援助外国

发表:2011-02-13 13: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斯大林为实现目标采取了他自己那种斯大林式的野蛮手段。战后年代人民民主国家就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清洗的。在这些国家里,有告密者和出谋划策者为了指明该把哪些人送上祭坛而在那里工作着,他们收集一些初步资料。对任何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根据指令收集情报,把一个人描绘成某种特定形象,再给他涂上所需要的政治色彩。有了这些就足可以使斯大林把此人定为苏联敌人和“人民公敌”。结果是这些国家人头纷纷落地,如同苏联国内和我们党内当年一样。这一政策不仅仅涉及人民民主国家的广大人群,而且还针对各国共产党领导人。

斯大林把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的交往建立在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绝对服从的基础上,既容不得特殊看法,也容不得一般反对意见。在就任何问题进行交谈时,如果有人坚持自己的观点,都会使他发火,都会使他对此人的真诚产生怀疑,怀疑此人的共产主义信仰,怀疑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忠诚。而这距离他的毁灭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与此同时斯大林十分关心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发展,竭尽苏联的可能予以援助。例如,波兰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指设在克拉科夫附近新胡塔的一家工厂,该厂后来生产的钢铁超过加入上西里西亚集团的15家工厂的全部产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敲定和开始兴建的。我还记得贝鲁特是如何提出这个问题的。当时大家一起在莫斯科为该厂选择厂址,并决定把工厂建在克拉科夫地区,克拉科夫是波兰的一座古都,但它几乎没有工业。人们考虑到克拉科夫对波兰人民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吸引力。贝鲁特提出这样的理由:应当在克拉科夫附近建一座工厂,从而在那里形成一个新的无产阶级中心,作为党在波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支柱。这是由贝鲁特提出的一个明智的建议,斯大林对此表示理解,并帮助波兰人建起这所工厂。时至今日,这家工厂仍然富有成效地运营着。

1946年苏联用来满足苏联人民对粮食需求的资金十分紧缺。乌克兰正在闹饥荒,甚至发现食人的个别事例。然而斯大林却很大方地用粮食支援波兰,尽管波兰并没有遭受苏联个别地区、特别是乌克兰所遭受的那种灾害。我记得,当时万达·华西列夫斯卡娅去了一趟华沙--她母亲住在那里,回来后愤愤不平地讲述了波兰人如何怪怨苏联不仅向他们供应小麦,也供应黑麦。波兰人吃不惯黑麦面包。万达·华西列夫斯卡娅可是亲眼看到过当时我们在乌克兰过什么日子,看到过人们活活饿死的。给人民民主国家提供援助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炫耀(斯大林在这方面可谓一丝不苟):瞧,苏联拥有无穷无尽的能力。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笼络和牵制人民民主国家及其领导者。

来源:赫鲁晓夫回忆录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