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旁挖坑腌千吨黄瓜 检测结果竟未超标

发表:2011-03-18 01: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去年11月,几个外省老板在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澡塘村320国道旁,将收购来的上千吨黄瓜倒入事先挖好的大土坑中腌制。刺鼻的气味甚至数十米外就可以闻到,周围村民都要掩鼻而过。因是用重盐腌制,盐水渗入地下,与之相连的几家农户的土地都已受到了影响,地上所栽的果树也纷纷枯死。

隆阳区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组成了调查工作组,并对腌制黄瓜是否能食用进行了抽样检测。但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后,却发现这批黄瓜除了外观上给人有不宜食用的感觉外,各项检测指标并未超标。

如今,几个外省客商一直在等候处理的通知,如果相关部门放行,他们将会把这些腌黄瓜拉往山东。但相关部门却在处置上犯了难:不放行,检测结果并未超标;放行,又担心在食用后出现问题。那么,这批已腌制好的上千吨的黄瓜,该不该运出保山呢?

9个土坑 腌黄瓜臭味四溢

当车辆沿着老320国道驶入潞江镇澡塘村附近时,远远的一股刺鼻的味道就扑鼻而来,走近一看, 9个约长10米、宽5米的大坑并排排列在公路边。表面仅用一层塑料布覆盖。坑内满是腌黄瓜,刺鼻味道很难闻,过往车辆带起来的灰尘直接就落在了这些池子上面。池中还不时有气泡冒出。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去年11月,当地来了几个外省客商向村民收购黄瓜。但收购完成后,这些客商向村民租了一块地,并在路边挖了几个大坑后,就将收购的黄瓜倒入坑里和着泥水用盐巴腌制。时间已过去了半年,这些黄瓜看上去又丑又脏。前几天,外省客商已拉走了两车,后来由于盐巴水太重影响到了周边的农田,村民向上举报,才阻止了他们继续拉运黄瓜。

山东老板 腌好的黄瓜卖给酱菜厂

挖坑腌制黄瓜的,是外省人和当地人合伙弄的。据其中一个名叫卢西廷的客商介绍,他们是山东临沂人,去年10月份来到这里收购黄瓜的。“我们租了一亩地,挖了9个池子,一个池子能腌制黄瓜八九万斤,先放一层黄瓜再放一层食盐进行腌制,20天后将黄瓜打捞出来装车运走。去年黄瓜成熟的一个季节就收购了 1000吨进行腌制。”卢西廷说,现在他们准备雇车将腌制的黄瓜运往山东,卖给当地的酱菜厂。通过酱菜厂进行水漂、脱盐、加料等后期加工,最终做成用无菌真空包装的产品上市。对于这批黄瓜是否可以食用,卢老板很有信心地说:“没有问题,酱菜厂上市的产品也一样要通过当地多个部门的监测,达标后才可以上市。”

相关部门 检测未超标难以处理

接到村民反映后,潞江镇政府介入了解情况,并委托工商、疾控、卫生、盐务、质检、农业等相关部门责令其停止腌制,同时将腌制场所封存,扣留腌制了的黄瓜,并取样进行多部门检测化验。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经过现场取样进行多项检测后,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科、农业环境保护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给出的结果均是指标未超标。

隆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志介绍说,由于腌制黄瓜属于农产品原料粗加工,虽然大家到现场进行调查后,通过直觉上的感官明明知道这样腌制是有问题的,但却无法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据隆阳区工商局食品股主任万建华介绍,黄瓜并未超标,没有执法依据情况,无法对其实施管制,但对农户造成的影响,他们将责令其进行赔偿。

这批有问题的腌黄瓜究竟将如何处理?工商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来源:云南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