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竞争力排名第四 幸福感垫底

发表:2011-05-11 22: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根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中国294个城市中,深圳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位列广东省第一。但“幸福感”一项中,深圳在全国排名243位,在全省垫底。

中国社科院新近公布的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深圳城市竞争力下滑为全国第四,经济竞争力排第三,但是文化竞争力排第20,居民幸福感、社会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都在20名开外,幸福感在广东最底。

《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脱节甚至倒挂的情况。如何把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化为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是中国城市必须解决的难题。《篮皮书》的调查发现,居民幸福感与经济指标的相关性普遍较低,只有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相关。以广东为例,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九市,幸福感竞争力排行均表现一般。综合竞争力全国排行最高的广州,其居民幸福感也仅为48位;深圳的幸福感指标,全国排名则仅为243位。

美国民间机构“劳改研究基金”的中国社会问题观察人士杨莉黎,就深圳为何在竞争力方面排高位,但其幸福指标却很低的原因作了如下分析:

“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都有一个畸形发展的情况。人民并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于一些城市片面地讲究GDP的增长,经济规模的增长,反倒不去顾及民生、不去顾及人民的人权方面的要求。这样就出现了经济发展指数很高,但是民众的幸福感很低这样的一种矛盾。深圳的表现是比较典型的,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这次蓝皮书列出了幸福感比较高的城市是石家庄。但是我在网上看到很多石家庄人说我们是被幸福了。也就说他们跟深圳的居民一样也不那么幸福。”

《南方都市报》日前的有关报道援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的话说,经济发达程度与幸福感的“倒U”趋势已经显现。一些较发达城市已经走到了或正在走向“倒U”形的拐点右方,幸福感呈下降趋势。

在今年首次发布的幸福感指数当中,香港人的幸福感指数在两岸四地500个城市中排名271,比2009年下降73名。社科院认为,香港经济转型相对较慢,经济规模优势已不再明显,而且贫富差距较大,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中国经济增长与民众幸福感的问题,旅美中国作家,前《河殇》作者之一谢选骏先生表示:

“一个因素就是这些竞争力比较强的城市,他们的生活也比较辛苦,竞争性大,老百姓肯定也就比较累;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这种竞争力比较强的城市一般资讯也是比较发达的,他们跟国际上相比当然幸福感会更低,觉得自己活得那么累,但是收获还不是很够。中国的高增长率多少会给老百姓带来一些好处,那肯定是不成正比的。提高的幅度远远不如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幅度来得那么大。老百姓是比较辛苦的,因为付出了很高的劳动,得到的收获没有应该得到的那么多。这个跟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有关系。因为中国老百姓他们没有选举权。没有选举权,它无法影响政府的政策,如果它有选举权就可以影响政府的政策。这样就可以迫使政府多分一些钱给老百姓。”

今年香港的竞争力继续保持在第一位,这是2006年香港被纳入排名以来第六次名列前茅。然而,蓝皮书同时警告说,香港尽管依然领先,但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内地城市竞争力指数大幅攀升,拉近了与香港的差距。

这是中国社科院第九次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除了综合增长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收入水平竞争力这6个形成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分项指数外,今年特别新增了幸福感竞争力指数。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