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明代运河砖工堤(组图)

发表:2011-05-17 15: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城砖上反写阴刻着“邰窑”字样


城砖上反写阴刻着“邰窑”字样

昨日,在楚州区运河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工地上发现了约2米高、200米长的明代运河砖工堤,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对城砖进行测量,城砖长约60厘米,宽约为18厘米,厚度约为12厘米,在一些城砖上还发现反写阴刻的“邰窑”字样,初步断定为明代之物,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经文物部门实地勘查,这一砖工堤以木桩作基,垫以条石,然后在条石上将城砖以钉子形砌墙,并以糯米汁浇注,最后再以条石封顶,异常坚固。

此次惊现200米砖工堤与楚州河下古镇的石工堤、洪泽湖大堤同属于古代运河水利工程的实证,对于研究淮安的水利史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据考古人员介绍,发掘的砖工堤位于淮安古城墙的西南角,毗邻淮阴驿,是个十分重要的码头集点。而在此附近河道中发现的船只残骸以及大量的青花瓷器、龙泉窑瓷器碎片等生活遗存充分说明了昔日南船北马的繁华,有力地印证了淮安明清时期作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的历史地位。

据了解,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丰富,运河淮安段遗产总数有93项,名列运河沿线各市前列,其中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淮安府衙正堂、镇淮楼等16处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而此次发现的明代砖工堤又将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新的佐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