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 桂河大桥上的中华英魂(图)

发表:2011-08-31 12: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上世纪50年代英国最雄伟的经典战争片《桂河大桥》,一举获得奥斯卡七项大奖,至今仍畅演不衰,影片中轻快的口哨进行曲成为经典名曲。这部影片故事的原型地就是泰国的桂河大桥,这个地方因此而在世界上闻名,成为泰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影片《桂河大桥》反映了一九四三年,战争乌云笼罩太平洋,在日本占领下的缅甸边境有一个盟军战俘营。日军出于战略需要,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桂河上为泰、缅铁路建造大桥,盟军战俘如何忍受着日军的折磨,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修建大桥的故事。

桂河大桥在二战中的故事震撼人心,桂河桥南段,两块盟军墓地和纪念碑因世人的缅怀而庄严宁静。可是中国战俘和劳工在桂河修铁路的悲惨历史却不为人所知,盟军墓地里没有中国军人,中国政府也没有为自己的国民造一块墓地和纪念碑。死在这里的华军将士和华人劳工和草木同朽,亡灵漂浮在异国的土地。

桂河大桥,位于泰国西部的北碧府(Kan-chanaburi),距曼谷122公里,邻近缅甸东部,跨度约200米,是所谓“死亡铁路”最重要、跨度最长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桥梁,被称为“死亡铁路”的咽喉。为了阻止日军靠铁路补充战略物资,盟军曾多次派战机轰炸大桥。据说,日军常把数百名战俘驱赶到桥上,作为阻止盟军轰炸的人质,许多修桥者因此惨死。1945年间,桂河桥成为盟军的重点空袭目标,二战结束前夕,桥被炸毁。泰国政府后来重新修复了大桥和泰国境内的铁路,作为泰国铁路的一部分使用至今。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港口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六个月后,相继侵占了东南亚的大片土地,英、美、澳、荷等国大批盟军成了日军俘虏。为了抄近路从南面入侵中国云南并西向印度,日军要在泰国修筑一条穿越泰缅山区的铁路直通缅甸,以运送军队和后勤战略物资。1942年6月23日,泰国和缅甸同时开工。从1942年9月起,6.1万多盟军战俘,27万名缅甸、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印尼等国家被强征而来的亚籍劳工,被日军用刺刀驱使到泰国西部的泰缅边境,用简单的机械开山劈路。本来需要六年才能筑成的铁路竟在一年后的1943年10月17日完工。这个奇迹是死人无数换来的。

当时,铁路沿途地区是一片荒芜人烟的原始热带雨林,地形险峻,充满蚊虫、毒蛇、疟疾、瘴气,这些恶劣的条件,超强度的劳动,饥饿,加上枪炮、刺刀、皮鞭等虐待。据澳大利亚不完全统计,一年中,死在这里的战俘达1.6万人,劳工高达17万人。由于日本人销毁了大部分有关亚洲劳工的资料,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亚洲人死在这条铁路上。有人计算,415公里的窄轨轻型铁路,平均每建一公里就要赔上448条人命,大约每铺一条枕木就倒下一个生命,因此被称之为“死亡铁路”。

“死亡铁路”最艰难的地段是“地狱之火通道”,距桂河桥80多公里。当年在这一段,战俘和劳工们用最简单的工具在一座山中凿出一条1,000米长的通道。当时日军役使战俘和劳工们夜以继日地工作,黑夜中,在火把的光影里,铁凿撞在山体上溅起簇簇火花,远看好像地狱之火。通道完成时,大约70%的战俘因过度劳累、饥饿、疾病等而死亡。所以叫地狱之火通道。

1945年11月28日下午,日军逼迫战俘数百人,在桂河桥上排成长队,自桥头至桥尾像一条长龙,以此抵制盟军炸桥。战俘们直觉感到死神已经降临,随即举手作摇摆之势,示意该飞机不要投弹轰炸,但轰炸不可避免。奉命轰炸的飞机,将满载的炸弹,对准桂河桥,眨眼之前,桂河桥便被炸毁断裂,桥上的数百名战俘顿时落入烟火与爆炸中,尸体也随之消失在湍急的桂河水流中。据说,战俘尸体的鲜血染红了桂河流水。许多尸体被炸得粉碎,四散在桥下四周。桂河水随后几天内仍有死尸的腥臭。

90多岁的新加坡华侨黄思慕老人就是当年修建桂河大桥的劳工。他的家乡在福建,当年他被日本人抓为劳工,被迫穿上日本军服,被强行押送到桂河,他根本就不知到了哪里。当年,盟军对这座桥轰炸特别厉害,而日本人对待这里的战俘和劳工都特别的严酷。具体有多少中国劳工在这里,他也不能完全搞清楚,只知道有很多很多,而最后活下来离开的却寥寥无几。

黄思慕老人说,都说桂河大桥、连同死亡铁路是欧洲战俘修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很多劳工被强迫在这儿修铁路。当时有中国军夫,很多人,是从中国大陆被抓过去的,这些中国军夫和他们这些劳工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劳工在一起,被发给日本军服,只是没有徽章。由于他们穿日本军服,因此在当地泰国人及西方战俘的眼中,修建铁路的工地中,出现了“日本人”的劳工,他们被放在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实际上,他们都是中国人。

当年,台湾沦陷为日本殖民地后,日军在陷于战争泥沼而缺乏兵源和劳动力时,不断强征台湾男子充当军夫、志愿兵。于是台湾本土年轻人不是被征调到军事工地从事无报酬劳动,便是被迫送往战争前线,为日本人卖命。维基百科史料记载,至日本投降为止,总计台湾人被征为军属或军夫的,多达126,700多人,6万多人前往南洋。很多人一去不返音讯全无。谁能肯定他们中没有遗魂“死亡铁路”的人呢?

网络博文作者张勇进在他的泰缅边境寻访《死亡铁路》中,提到30年前被关押在中共监狱的原国民党军上校团长包笑天讲的事。

包笑天曾留学日本,与国民党将军杜聿明等人有很深的情谊。回国后加入国民党军,驻防云南。1942年他带领中国远征军成为日本侵略军战俘后,在泰国与缅甸边境热带丛林里修筑闻名世界的“死亡铁路”。

据包笑天讲,抗日战争爆发后,1942年3月,为了保卫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援助英美盟军东南亚战场的抗日,应英美盟军之邀,国民政府抽调了10万名精兵组成远征军奔赴缅甸,与英美盟军携手抗日。由于实力悬殊,英联盟军后援不继,战斗失利。远征军只身顽强与数倍于己的强敌浴血奋战,极大重创了不可一世的日军。最后盟军抵不住日军而撤出缅甸,远征军被日军切断了归国通道,腹背受敌。跟随杜聿明将军撤退的部分,近3万人成了日本侵略军的俘虏。包笑天和其他中国战俘被拉到泰国修铁路。修筑过程中,战俘们遭受日本监工残暴打杀是司空见惯。他们对待病号和偷懒者的惩罚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惩罚轻一点,是让病号将一块石头举过头顶,只要手一软,上来就用刺刀捅,一直到病号昏厥倒地,然后再用凉水浇醒;惩罚重的处理,是让病号自己或请别人帮着挖一个坑,将被惩罚者推下坑去,然后用土埋,直到剩下脑袋露在外面。每天都有一大批战俘、劳工遭受到日本监工的毒打。很多人在受尽了日军的凌辱与虐待之后,含恨离世,葬身他乡……

包笑天和黄思慕的讲述,从不同角度证明:日本人的确逼迫过大量中国战俘和劳工修造铁路。由于后来中国大陆政权易手,中共竭力掩盖国军抗战的历史,其中包括国军与盟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史实,而战时中国的兵力不断补充和损失,国民政府也无法像英美那样从军队源头查清人员去向,种种原因导致这段惨烈的历史随着少数幸存证人的逐渐离世,永远成谜。

终究青史不容成灰。靠近桂河边,在二战纪念馆前的空地上,2003年底,当地华人梁山桥先生和洪庭章先生出于对那些中国死难先辈的缅怀和无人过问的伤悲,决心建立一座华军纪念碑。他们历尽艰辛,2004年春天纪念碑终于建成。

走过桂河桥,铁道一直向前方延伸,左转隐入树林深处。再向前约100多公里,就是缅甸的国境。桥左下方河畔,一个汉字横牌很容易引来游人的目光:正体大字的“华军碑”。横幅后面树荫下,矗立着一座并不特别高大的白色剑形碑。剑形碑身四面写的文字,由正面向左侧依次为:孤军永垂!华军威立不败之地!中华英烈浩气长存!中国远征军功高如天!碑身下面碑底部分四面都有墓志铭,介绍“孤军”历史背景和建碑的缘由。碑底后面墓志铭则是梁山桥先生自己写的诗“桂河怨”。剑形碑正面基座写着黄色隶书正体字:华军碑。

继续沿铁路往河岸外侧走,几十米后右转前行,很快就会在左手边看到梁山桥独自兴建的孤军墓——一个戴有青天白日徽钢盔、从地里爬出半个头的中华民国国军军人头像,军人的两只眼睛大睁着,透着悲壮和忧伤。

来源:《新纪元周刊》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