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人口小镇3天办起1千多家化工厂

作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发表:2011-09-21 20: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跃进”——燃烧完激情只剩苦果的岁月。

我们的政治教材是宣传部门发行的一本小册子《共产主义近在眼前》;

我们引吭高歌“拿出革命干劲来/拿出革命干劲来/我们快马加鞭跑得飞快/赶过快咽气的英国老王牌/踢开困难排山倒海/咱让那工业农业大跃进/要把那共产主义鲜花处处开/”;

墙上贴着标语、口号是“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超英赶美!”。

报纸上可以看到工农业产量不断“放卫星”。

农村中热衷于搞“深耕”,常常挑灯夜战,有人提出“深耕一尺五,麦杆好打鼓;深耕到一丈,麦杆当桥桩”。

当时使用的一种深耕犁,牛不会背,都是用人背的,有一首歌唱道:要得三麦翻几番,首先抓紧搞深翻,哎咳唷,哎咳唷,哎呀吗哎咳唷。到以后我们才知道,深耕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反而减了产。

各乡镇都能看到浓烟滚滚的小高炉,人们不分日夜,大炼钢铁,出不来铁水咋办,人们从自己家里拿来废铁,反正是吃食堂,连铁锅也砸了,倒进高炉里。

为了制造一个石破天惊的奇迹,镇上大办特办“化肥厂”,6000人口的小镇3天办起了1000多家“化肥厂”。

这样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听我慢慢道来:由各居民委员会召集居民开培训班,以家庭为单位,卖给居民菌种和配方,居民自己准备土壤,就可生产“细菌肥料”了,然后统一命名为“**镇第***号化肥厂”,将厂名写在30公分宽的一张纸上,贴在大门上,厂就办成了。

一遍美好的前景展现在面前,四乡一镇的“火箭人民公社”成立了,镇上的居民实行供给制,吃饭不要钱,发给饭菜票、洗澡券、理发券;各村都办起了“食堂”;老人上敬老院;小孩进托儿所、幼儿园;我们通学生也卷起铺盖到学校过集体生活。

由于这样的共产主义缺少坚实的物资基础,很快就实行不下去了。“供给制”恢复为“工资制”。然而,**镇的面貌发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却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镇是个千年古镇,堪与周庄、同里媲美,运河穿镇而过,河上横贯三座桥,名为南石桥、北石桥、中板桥,尤以南石桥蔚微壮观,南石桥是一座弯月型石拱桥,其高度、跨度为全国首屈一指;街道用石板铺就,沿街耸立着历代帝王御赐石头牌坊,有“百岁坊”、“五世坊”、“节孝坊”"三牌楼"共五、六座;南有南泰山,北有北泰山,山上均建有古寺;人们在革命热情的鼓动下,移山填河,拆除石桥及牌坊,古镇风貌荡然无存。

就在六亿五千万人民,满怀豪情,奔向共产主义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彭德怀,他不相信粮食亩产能达到几千斤,甚至万斤,上万言书给毛泽东,他后来的结局是众所周知的,无需我赘述。

我没有水平去评论一个时代,我只想把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如实告知后人。

来源:网络转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