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让人一头雾水

发表:2011-12-13 23: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经济在萎缩还是增长?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数据让西方专家困惑,因为它往往不真实,难以作为评估中国经济风险的依据。数据粉饰在中国有传统,地方政府也喜欢虚报成绩,造成地方与中央的统计数据不一致。

经济数据不实,西方专家困惑

《德国金融时报》12月12日认为,由于欧美经济不景气,人们将世界经济的希望寄托于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中国经济也就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定意义”,“问题只是,那里的数据有时呈现谜团,让人捉摸不透。”该报写道:

“这就难以估计中国经济目前的巨大风险。房地产市场的危险膨胀,省政府的债台高筑,基础设施泡沫以及不良贷款,种种奇闻频繁增多。个别经济学家已经警告大崩溃,尽管大滑坡的预言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增长。

迄今为止,这些预言没有应验。观察家们试图更好地估计局势,在观察官方数据时却月复一月地在迷雾中摸索。”

该报举例说,中国官方公布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德国商业银行驻伦敦新兴市场研究主管甘斯克(Michael Ganske)则认为实际上大约6%,因为个别经济领域没有算进去。此外,央行公布地方政府无法偿还的债务为13%,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估计过低,瑞银(UBS)经济学家王涛估计在20到30%之间。中国的经济数据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数据”,“这并非个别例子”。“大部分经济数据只在与上一年同期相比,而不像西方通行的那样在与上月相比较,因此很少说明最新发展趋势。”

该报指出,“一些数据的获得速度也值得注意。比如产量的数字在下一个月的开头几天就已经有了,对一个规模像洲一样大的国家,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国内生产总值也类似。甘斯克(Michael Ganske)说,‘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中国还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很多数据就在中央。’其他观察家则认为是粗略估计甚或是人为操控的结果。”

数据粉饰是中国的传统

该报写道,“数据粉饰在中国有一定的传统,早在毛泽东的革命时代,地方干部就用假统计保护自己,以免触怒‘伟大导师’。歉收被隐瞒,上报的是幻想的数字。当数百万人被饿死,毛搞‘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后果才暴露出来。农业公社遵照毛的指示融化铁器,包括饭锅,而田里的庄稼却烂掉。

“无论如何,数据问题如今被公开提及。近年来,官方媒体也报道,地方的经济数据总和高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官方报纸报道,去年各省2010年上半年的数据超过国家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整整1.5万亿元(1680已欧元)。就连官方通讯社新华社都将这个差异公开评价为‘地方政府虚假上报的迹象’。”

该报指出,“为了计算全国的GDP,要求各省统计提交国家统计局校正,多年来数据就不一致。专家们认为,很多数字被人为膨胀。主要是一个不成文法负有责任,即提拔干部是根据其主管行政区的经济业绩。所以,各省都喜欢夸大数字加以美化。”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