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以来处理党内分歧的常规做法

发表:2012-04-23 21: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国外媒体和中国国内微博继续活跃报道与猜测薄熙来事件的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认为,中共高层对怎样管理这个国家存在重大分歧,但自身却不愿让这种分歧公开化。

德国之声:薄熙来事件被浓缩为刑事案件和违反党纪。这样的决定是否出乎您的意料?

丁学良:自从89年赵紫阳事件后,中共从未使用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术语(如路线斗争 - 编辑)处理党内矛盾。如果那样做的话,对他们来讲,后果远远超过处理该事件带来的政治上的正面收获。这次对薄熙来事件的处理,尽量限制在刑事案件和违反党纪上,在我看来,是他们1989年以来处理党内分歧的一个常规做法。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才让人感到惊讶。

为什么网络和国外媒体还在继续大量报道薄熙来事件?

我想,海外和国内微博以及私下里对薄熙来事件的报道,是他们想把这个事件联系到中共最高层如何管理中国、如何在18大之前设立政治政策的框架。这是他们的出发点。

我想强调,中共在管理这个国家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或者法律上,内部都有很重大的分歧。但89之后,中国最高层中至少90%以上的人都认识到,如果最高层把政策上的基本分歧公开化,对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他们不想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展示党内最高层的分歧。即便有分歧,也要掩盖,而把这种事件尽量降级到技术层面。即便在薄熙来事件的冲突中有政治成分,他们也尽可能把这一点淡化掉。

但国外媒体和网络都在继续报道和猜测。为什么国内媒体不公开报道呢?

国外说出来是国外说。中共最高层最怕的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团结、不稳定的团体,即便国外媒体和国内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解读,这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

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在《求是》发表"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的文章。如果他这么说,您是否看到一点中共内部分歧得以透明化的希望?

我不认为温家宝的文章涉及的是薄熙来事件。他的文章同党政官员、廉政建设以及铲除腐败有关,他要求在这些问题上有更多信息。中国民众过去数年来最强烈的呼吁之一便是公布官员的财产。在这一点上,中国党政官员面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因为公布官员的财产已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这一压力每年都在增大。温家宝希望在这一领域对民众有个交待。这个问题每年都在两会上提出来,不仅仅在微博上,不仅仅在私下里。因此,这里讲到的透明化指的不是薄熙来事件。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