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紧缩预期接近2008年

作者:叶檀 发表:2012-05-18 12: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系列迹象显示,目前经济紧缩预期接近次贷危机爆发后。

资金分两步走:第一步,资金紧缩,资金本身成为最重要的资产时,实体经济只能靠边站,只要能融得资金,财富滚滚而来;第二步,当实体经济下行到一定程度,实体企业对资金退避三舍,银行无法找到可贷的企业。

资金紧缩预期加深。截至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2.1%。4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818亿,同比少增612亿,较一季度月均8200亿元减少1382亿元。

贷款锐减与票据融资增加相辅相承。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央行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的票据融资新增量跨越式发展,在2月份千亿基础上翻番到2407亿元,占当月6818亿元贷款量的35%。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利率下行,一季度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利率比2011年12月的8.01%降0.4个点至7.61%,利率上浮的比例提高了4.4个点至70.4%,而对应的下浮和基准利率的比例反而下降了4.4个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实体经济如此萎靡,银行业断难独善其身。

资金的紧缩加上实体企业下行,使期货市场已成一潭死水,很多交易者封刀旁观。追踪24种商品的标普高盛商品指数(GSCI)下跌到去年12月底以来的最低点,连续下跌时间是2008年12月以来最长的,是2008年以来商品第一个出现下跌的年头。而在过去10年,商品指数唯一的下跌年份是2008年,当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商品市场下跌了43%。

资金紧张时的债务链、虚假贷款逐一曝光。此前,中国的钢、铜等产品已经成为金融产品,成为获得融资的抵押品,与实体企业关系不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以钱生钱的游戏玩上了瘾,把房地产、原材料等所有的资产变成抵押物,换取现金。

媒体报导,由于骗贷层出不穷,银行已封杀江浙、福建地区的部分钢贸商,20万家钢贸商处于最糟糕的时代。市场处于悬崖边上。

钢材低迷,钢材贸易难以持续,钢材摇身一变,成为资金来源。

目前钢贸商融资大概有五种模式:第一、银行动产质押监管贷款。即银行以钢为质押品,向银行融资。银行不懂钢材品质,或者钢贸商有意重复抵押,成为风险之源;第二、钢贸商联保。即钢贸商之间形成一个担保圈,风险在于,钢贸商之间击鼓传花,甚至叫上几个亲朋好友成立企业进驻同一家钢贸市场,通过虚假增资、粉饰报表后互保,由保险公司开立保险向银行贷款;第三、钢厂钢贸商银行三方合作。经销商和银行约定把向钢厂购买的货物作为银行贷款的质押物,并向银行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银行在此基础上支付货款。大部分钢厂都是有固定合作的钢贸代理商,在某些钢贸商跟钢厂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贷款成为制造钢材虚假需求的泡沫。第四、银行直接向钢贸企业法定代表人发放个人贷款;第五、民间借贷,近两年盛行的高利贷无孔不入,在钢贸市场同样存在。

监管部门注意到贸易融资风险。前不久,银监会对钢贸企业的信贷问题就曾两度发文提示风险。根据一份业内的数据显示,有4家银行上海分行的钢贸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接近20%,7家银行的钢贸企业承兑汇票占比甚至过半。银行业整体风险上升,有商业银行基本停止了在沪钢贸联保业务以及民营担保公司业务。还有银行人士表示,对原先的纯联保、互保类贷款“只收不放”——银行与钢贸企业成为互相箝制的鹬蚌,钢贸企业情况越糟,银行风险越大;银行越紧张越收敛,钢贸企业越差。

铜,成为另一种融资重要来源。

国际上的铜库存越来越少,中国的铜库存越来越多。中国大量进口铜,已经远远超过实际生产用量。去年12月,中国进口铜508,942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量达到十年新高。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去年铜进口大于需求,期交所铜库存量达到2002年中以来的新高。截止5月6号的一周,上期所铜库存有所减少,到196627吨,2月中旬以来首次低于20万吨。不囤积于期货交易所、囤积于上海等地保税仓库中的“融资铜”数量也在直线上升。有业内人士告知,在保税区内的融资铜已经高达100万吨左右。

进口亏损,却还在进口,为什么?大规模进口铜,一大目的是为了融资。

利用铜进行质押融资,借款人将所购铜材存入保税区的仓库后,由管理仓库的仓储公司出具记载存货人信息及仓储铜材的品种、数量、质量等信息的仓单凭证,借款人再以仓单作为质押物,向银行办理贷款。或者,利用进口铜的仓单向银行质押贷款。或者,利用铜贸易信用证获得短期资金头寸。

钢、铜贸易商需要如此之大的资金,实体从业者如此渴求现金,除了实体不景气需要缓解沉重的资金压力外,一些企业获得资金后摇身一变,成为民间借贷从业者,他们从银行融资以高利贷向民间放贷,成为食利阶层。

去年盛行钢贸、铜贸融资,窥一斑知全豹,实体经济下行、金融业享受厚利,错误的激励机制,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商人,成为高利贷从业者。他们以钱生钱,把所有的资产变成钱,成为黄世仁。

今年实体经济下行,这场红了眼的赌博接近尾声,实体企业下行骨瘦如柴,所有实体企业上的寄生虫,迟早会饿死。经济如此紧缩,金融支持实体,方能闯过难关,一荣俱荣。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