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八年后蹉跎了黄金岁月的舞蹈教育家

作者:林辉 发表:2012-07-23 20: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郭明达,很多非舞蹈界的中国人对这个名字应该是十分陌生的,但在当代舞蹈界,却截然相反,其所翻译的《世界舞蹈史》亦广为人知。更让人感叹的是,他是中国第一个赴美学习现代舞之人,归国后却命运多舛,在艺术生涯中的黄金岁月被迫害,甚至被迫养过兔子。

1919年出生在四川的郭明达,青年时期即处于动荡年代,他同许多人一样忧国忧民,进而选择了教育救国之路。在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后,他曾选修了舞蹈教育课程,这使他开始对舞蹈及其教育意义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他看来:舞蹈区别于其他竞技运动,洋溢着协调性的节奏活动,能够训练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协调感觉,是教育的理想手段。

1947年,郭明达被政府选派赴美留学深造。他进入了爱俄华大学,攻读舞蹈教育硕士学位。1951年,在民国政府驻美大使顾维钧和美国国务院商议后成立的“中国留学生助学基金会”的支持下,郭明达得以赴纽约大学教育舞蹈系学习,师从美国现代舞的一代宗师,遍习现代舞大家们最有创造性的课程,从而加深了对现代舞蹈流派和大师、民间舞蹈、交谊舞的了解。

1955年,在留美8年后,相信马克思主义的郭明达选择了回到中国大陆,以期报效祖国。回到中国后,他被分配到了北京舞蹈学校工作。

成立于1954年的北京舞蹈学校,是中共建政后的第一所舞蹈学校。受政治因素影响,舞蹈学校对苏联舞蹈文化以及教育模式的全盘接受,对美国及欧洲其他舞蹈文化与教育模式一概排斥。郭明达在美国所学“欧美现代舞”和“欧洲民间舞”自然不被承认。一些人甚至误将欧美现代舞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充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歌舞厅中的大腿舞相提并论。因此,郭明达的背后都是异样的目光,他还被定为“流氓嫌疑人”,在夜间都受到监视。

1956年,毛为了引诱知识份子“出洞”,发表了“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也开始“百花齐放”。郭明达也有过一次内部演出,让人们见识了一次什么是“现代舞”,他表演了两支在美国创作的作品《怀念家国》和《独裁者的末日》以及新创作的《会客室》与《过街》。后两支舞蹈表现的是等待领导接见过程中的焦虑和被冷遇后的感受以及无序的交通让人过马路时的提心吊胆。这两支舞蹈显然与当时以“赞歌”为主的旋律格格不入,甚至还有“攻击党的领导人”和“攻击社会主义交通秩序”的嫌疑。从此,他基本没有了“演出”的机会。

没有认清中共本来面目的郭明达,在有关领导的再三动员下,还对三位苏联专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态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认为将一技之长的苏联专家奉为“通天教主”,是迷信岩洞,迷信庙宇。他并建议有选择地借鉴欧美现代舞的经验,立足于中国的文化现实,建设起中国的现代都市舞蹈文化。

1957年“反右”中,郭明达被被划作右倾,于1958下放到贵州大学艺术系。在贵州,他也曾创作过不少“审时度势”的作品以及中国民间舞,但仍然时时被人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1959年至1961年期间,中共人为制造的“三年灾害”导致了至少三千五百万人的死亡,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的郭明达也患上了浮肿病。1962年,在“文艺八条”发表纠偏后,他才被上调到中国文联舞蹈家协会理论组,从事资料翻译工作。

之后的“四清运动”和文革,郭明达也没有摆脱厄运,他被打成了“三反分子兼留美特务嫌疑”,但最后因查无实证,仅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下放到“五七干校”做厨师、养兔子。最多时,他养有200多只兔子。文革十年,郭明达的厨艺与腌菜技术大长,但却因为每天打十麻袋的兔草致使右腕劳损,废了拿笔的手。

1976年文革结束后,郭明达已近60岁。从1956年到1976年,其艺术创作的黄金岁月就这样被蹉跎了。这究竟是谁之过呢?尽管郭明达在此后的岁月中,抓紧时间推广其舞蹈教学、翻译世界舞蹈佳作,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又如何能弥补曾错过的岁月呢?

郭明达曾说过,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国民政府曾向美国派送的留学生近千人,资源委员会又派送了理工农医方面的进修生三千余人,而50年代归国的不过一千人,留在美国的后来大多成为美国科技界的重要力量。他十分感慨美国仅凭着一千万元投资,就大获其利地“赚”走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不过,郭明达是否想过,为何留美的同辈们可以取得如此的成就,而自己却蹉跎岁月几十年?难道不正证明了美国的体制优于中共的?如果当年自己不选择归国,或许自己的艺术生命在美国也会绽放如花吧。
 

来源: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