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国的中国式穿越马路

发表:2012-12-23 09: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长沙市韶山路和八一路,每天至少会堵车3次以上,就是当地的大同小学上课、午休与放学时间;其实上小学,学区都在自家附近,多走几步路就可以到家,但家长真的不放心。

除了先前大陆多地方发生刺杀小学生、拐骗等悲剧外,交通也是让人忧心的事情。

违法成本低 劝导无效

长沙最近在建地铁,通行后对当地交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建设期间,工地围栏及因经济起飞逐渐增多的自用车,长沙重点路段塞车是没办法解决的事。

只是不管是湖南还是湖北,只要不塞车的地方,车辆绝对是高速行驶,任意转弯。

在车辆这么横冲直撞下,行人也不示弱!先前央视的《新闻直播间》,曾播出一系列有关“中国式过马路”的专题,像是十字路口1小时就有600人闯红灯等问题。

报导说,行人之所以闯红灯,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很多人认为,只要大家一起群聚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

长沙媒体则直接“改写”为“长沙式过马路”,像松桂园路口,是长沙车流量最多的路口之一,当地记者看到,明明是左转绿灯亮起,还没到行人直走的时间,但20秒的空档,已有12人闯红灯,“文明交通劝导员”大喊也没用。

当地人都笑说,如果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傻傻地站在路口走不过去,绝对不是中国人;不仅是长沙,大陆各地都会看到这样的状况。

改善陋习 纳城市规画

但真的“融入当地”后,你就会知道行人之所以习惯穿越马路,有时也是因“外在所逼”,许多主要干线没有斑马线,道路中央隔离板的距离非常长,想到“对岸”去,短短的直线距离,可能远走10几分钟才能看到“缺口”、然后再往回走10几分钟才到的了。

然而“缺口”并不是都有配置红绿灯,像是芙蓉中路路段,错过这个缺口,就不知道下个缺口在哪里,就算没有红绿灯,也是一定要闯过去,车辆虽多、速度不快,但几乎都不会因行人而放慢脚步,经现场观察2分钟、历经10几次的行人通行,只有1台车放慢速度。

所谓的城市规画,也包括交通规画设计,路口的配置,到底是要单行道或是双线道?斑马线与天桥、地下道的调配等,原本就是一门专业学问。

过去很多老城区道路狭小、要道壅塞等问题,是历史包袱而无法改变,但大陆正思虑积极“城镇化”,又有太多国外经验可供参考,为什么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呢?

来源:旺報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