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超7成80后成“被催族”(图)

发表:2013-01-29 20: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过完年该找工作了吧”、“年龄不小了,该结婚了”、“都结婚几年了,该有孩子了吧”……这些话犹如“炸弹”,源源不断从父母、亲戚、朋友嘴里说出来。“90后”、“00后”迅速成长,“80后”最年长的已经33岁了,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了“被催族”,也就是指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龄,却没有“成家立业”,因而受到父母或亲人的催促,有些人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满足父母的要求。他们恐惧回家,恐惧过节,更恐惧家庭聚餐。

年关将至,“被催族”大呼又要“被催(悲催)”了。最近,在网络上爆红的一张被称为《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树状图流传于“被催族”中,他们纷纷转发、评论。春节临近,记者随机调查50名“80后”,有76%的人表示自己还没有到过年,就已经“腿部中箭,倒地不起”了。

【随机调查】

50人中有38人

不同程度地被“催”

春节假期,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会娱乐,本是件快乐的事情,但不少“80后”却心有隐忧,没工作的被催着工作,没结婚的被催着相亲,结了婚的被催着生娃。面对亲戚朋友的询问,他们承受不小的压力。记者随机调查了50名“80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38人都被不同程度地“被催”过。其中60%被催着结婚,15人被催生娃。

催结婚

受访者:马先生 26岁 银行职员

心声:催完工作催结婚,受不了“连环攻击”

“简直太痛苦了!”26岁的马先生在某银行工作。他告诉记者,平时吃饭都被爸妈催着找女朋友,“听得耳朵都出茧了。这次过年亲戚一起吃年夜饭。苍天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从我大学毕业就开始催我,那个时候是催工作。现在是催结婚,估计结婚了该催生孩子了。”马先生说,最可怕的是父母“暗搓搓”地帮他相亲,“前两次我是真不知道,到了才发现是相亲,我和人家姑娘都很尴尬。可就是不来电,没有办法。”

“自此以后,他们(父母)叫我出去吃饭,我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重蹈覆辙。能不去的就不去,实在不能不去的,也会中间叫朋友打电话救场。”

“我今年过年都想约着我那几个有同样遭遇的兄弟出去旅游去了。”马先生说,“每次只要家庭聚餐或者过节,我们几个就想着办法逃出来。受不了家长的‘连环攻击’啊!”

催生娃

受访者:徐女士 25岁 私企员工

心声:事业上升期,不想被父母催着早生娃

徐女士是众多“被催族”中的一员,“我已经胜利跨越结婚的‘催’点,我和我老公相亲认识,现在很幸福。”

她说,今年3月份她才25岁,在一家私企工作,“这正是我工作的上升期,领导对我比较看重,准备好好培养我。”

就在结婚没多久,父母就开始问徐女士什么时候要孩子,“要孩子完全不在我现阶段的计划里啊。本来自己就已经被归在‘已婚’妇女的行列中了,再要个孩子,我的事业怎么办啊?!”

“我老公和我一样,也觉得现在要孩子太早,两个人都需要在事业上有一番打拼。”徐女士说道,“但是双方父母都希望早点抱孙子,每次看见我们俩都要叨叨几句,真是挺为难的。”

徐女士说,前几天回家吃饭,爸妈在席间就说,隔壁家闺女的孩子出生了,“这虽然没有直接问我们,但这也是催我们赶紧要孩子的信号。”

【应对之策】

租女(男)友

“打太极”或外出旅游

为了应付父母亲戚的催婚催育,“被催族”们使出浑身解数。“我都要被催死了,就想过个安稳的春节。”28岁的程先生说,“我就差在网上租一个女朋友回家过年了。”

程先生说,租女友这个念头他是动过的,但是考虑到父母的接受能力,还是打消了,“这毕竟是我父母,万一知道真相了,被气着了,得不偿失啊。”

随后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租男友”,有585条结果,浙江省内有127条结果。记者按照销量进行排名,店铺名为“51haoquan”居第一位。

该店铺提供了一位“男友”的信息,出生于1985年,本科毕业,身高178cm,体重130斤,以及此人的联系方式。“租男友”这项业务提供陪逛街、陪聊天、陪吃饭等,每一项的收费都是不一样的,全包是2000元一天。对于在网站上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大多数网友表示不能接受。

除了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外,还有不少网友表示他们更愿意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放松下心情。还有网友说,他们将用“打太极”、“拖延”、“躲避”等招式“一如既往”地应对。

【延伸阅读】

长辈晚辈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在什么都讲求速度和效率的“加急时代”,家庭也不可避免地抱团参与其中,而在这种快、快、快的大环境的笼罩下,父母对子女“焦急的、过分担忧的、唯恐自家孩子落后于别人”的情绪显露无遗,从而演绎了各种“悲催家庭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孙进认为,“中国式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沟通,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也多是高压式、控制式的,例如,长辈对于晚辈的婚恋、生育问题,往往是想控制、指导,而不是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在中西文化融合的今天,难免会引起晚辈的逆反心理。

“在这方面,长辈们应该反思。”孙进说,长辈需要明白,晚辈们也会成长,对事情的看法也会趋向成熟,更何况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长辈们应多与晚辈平等交流,而不应将自己的想法或人生经历强加于晚辈身上。须知,这个社会在变,长辈的想法也不可能永远正确。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认为,对于长辈们的关心,年轻人也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毕竟他们初衷是希望晚辈们能过得好,少走弯路。

正如一些网友认为的那样,虽然亲戚的“唠叨”有时候很烦人,但这是离家在外的自己和很多亲戚仅存的话题了,这些“唠叨”都是善意的唠叨,有了这些,才有了中国特有的“人情味”。

原标题:调查称超7成80后成“被催族”:催婚催子催工作

来源:现代金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