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的刀已经举了起来 陆媒报道周永康近乎点名(图)

发表:2013-12-25 11:1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2月25日讯】多维网/目前中国舆论对于周永康的报道已经直接到近乎点名,曾经他们试图避开的报道“禁区”今天来看似乎也正在解禁。北京时间12月24日,新华网刊登《外媒:中共以强力反腐为改革护航》一文,文章摘取了部分海外媒体对中共近期反腐行动的报道、评论,其中的一些评论不断暗示这场行动并未结束,前期的所有动作都是为接下来铺垫,最大老虎即将浮出水面。对此分析指出,在中国的媒体生态中,像新华网、《人民日报》、CCTV的很多报道仍然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今天无论是对于周永康的报道还是官方对此事的处理方式,都与此前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刚发生时很像。因此在这个敏感时期,新华网刊出这样的一篇文章,就已经在向外界很明确的释放信号。

新华网称打虎影响时局

新华网的这篇文章援引了彭博社等几家海外媒体文章,称“李东生出人意料地轰然倒台,过程符合本届领导人接棒以来低调部署、快速出手的风格。至此,这一场从去年12月初即开演,步步引向深入、环环相扣的‘打大老虎’大戏,已行进到关键时刻。外界看到的是这一代领导人的勇气,而此举的可能收益与风险,也将直接牵动时局稳定”。

虽然这番话极为隐晦,但是对于所有关心中国政治和熟悉周永康事件大略梗概的人看来,这已经是在对外界释放了信号。其中“这一场从去年12月初即开演,步步引向深入、环环相扣的‘打大老虎’大戏”所说的“去年12月初”这个时间点正式原四川省省长李春城被中纪委带走调查的时间。而“步步引向深入、环环相扣”则说明这一年反腐过程中的很多个案实际上都是互相有关联的,这也与多维新闻在此前对周永康事件处理中共会“先处理周边马仔,再调查核心人员,最后剑指周永康”的分析一致。

此外,这段话中“直接牵动时局稳定”颇值得玩味。虽然在海外一直盛传周永康可能参与了“政变”这一传言,但在今天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政变说”就显得底气不足需谨慎对待。固然相信在周一事的处理上,一定会或多或少掺杂着“权斗”的痕迹,但是正如薄熙来案一样,“贪腐”、“失职”也将很大可能是给周永康定罪的主要理由。

打虎两信号——清理马仔媒体放风

由于新华网的这篇文章是对海外媒体评反贪文章的总结,并非代表新华社的观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局已经对于陆媒在对于周永康一事的报道上有所放松。一个月前,就有大陆媒体刊文披露中共当局自今年8月底开始撒下“中石油反腐”大网后,整个石油系统包括中海油也难逃反腐清查。并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海油官员米晓东已于国庆前后被带走调查。在报道中,媒体直接揭出米晓东背后人物为1972年出生的周滨。在此前坊间传闻中,可能涉事的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之子名字也是周斌,虽然姓同名不同,但是媒体普遍相信此番大陆媒体爆出的这个“周滨”正是周永康之子。

此外,现居洛杉矶的学者吴祚来近日在Twitter上披露“中新社已就周永康问题采访国内著名学者”,另有多个中央级媒体部门,已经做好了随时报导周永康案件的准备。而在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落马之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评论更是被认为代表了官方的某种态度“十八大以来,十数名省部级干部相继落马,从省市大员,到实权部委领导,传递鲜明信号:‘打虎’无禁区”,其背后的潜台词被解读为“反腐将破‘刑不上常委’”。

中国今天的国情,既不想西方国家那样有着“一定的透明”,也不像朝鲜处理张成泽那样充斥着浓厚的“家天下”和苏联式风格,而是参杂着现代政治逻辑和传统封建王朝以及毛泽东时代遗留下来的处事习惯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口风甚严的中央级媒体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敲边鼓”释放信号,一方面又是与周关系密切的多名高级官员被捕。周永康的落马已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还是希望中共在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要讲究技巧,及时公布,虽然能够理解“从长计议”的担忧,但是对于很多民众和媒体来说,耐心都是有限的,千呼万唤下周永康事情的真相一直不出来,各种猜测和非议会更多,因此有时候“快刀斩乱麻”也不失为一个解决方式,而在今天,已经到了万事俱备的时候,中共杀虎的手已经举了起来,只看何时“刀落”。

来源:多维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