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做贴膜生意三年赚了两套房

发表:2014-04-27 13: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4年04月27日讯】说起在路边贴手机膜,不少人觉得这算不上“生意”。而不少干这行的也总觉得挣不到钱。但是,来武汉不到五年的安陆小伙子赵周桥,却把这种不算生意的生意,做得有滋有味,三年挣了两套房子。

满街都说小赵生意好

昨下午4点半,天下着小雨,大智路数码城外的人行道上,仍有三五个贴手机膜的小摊。记者跟几个摊主聊了下,他们都说一个叫小赵的生意做得好。过了半个小时,赵周桥“姗姗来迟”。

33岁的赵周桥来自安陆,已经不在路边摆“野摊”了。他在吉庆街夜市租了3个摊位,自己和媳妇、嫂子三人,不远不近分散在十字路口附近,守着来往的人流。赵周桥说,以前在路边摆野摊,经常要躲城管,现在集中到夜市,每月向夜市管理部门缴纳3000多元摊位费,做生意安稳些。

夜市下午5点半正式开市,赵周桥却早早把摊子支起来。有人路过掏一根烟给他,为昨天的免费贴膜表示感谢。有人拿着自己买的贴膜来,要他“代加工”,擦拭、拆包装、贴、裁,30秒不到,替人贴完,收费5块钱。

“这个我只赚5块钱,你要是买到比我便宜的,我退钱给你。”除了主要经营手机膜,赵周桥还卖一些手机饰品、配件,针对每一个砍价的顾客,他多次笃定地说出这句话。他说,市场行情自己门清,不会卖高价,也不会刻意压价竞争,老老实实做生意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在这半个小时里,赵周桥不紧不慢已经接了10单生意。

他贴膜还有售后服务

赵周桥的摊位上,手机膜最便宜的10块钱,最贵的80块。“行情比三年前跌了一半还不止,苹果4流行的时候,一张顶级的膜要卖一百多,几十元的生意很多。现在则主要做平价生意。”

赵周桥认为,所有的摊位都追逐流行,并且流行的东西更新得太快,自己反其道而行,反而有了竞争力。所有摊位都是苹果、三星,自己这里却大部分是国产机机膜,薄利多销。常年形成了特色,不少顾客倒成了回头客。“一个是价格公道,二是质量、服务实在,这是我自己的生意经。”他说,虽然比不上正规店子,但自己卖出去的东西都有“售后服务”,在一个月或一年等不同期限内,相应的物品都可以找他修、换。为了不给“售后”找麻烦,他从来不用廉价手机膜冒充高价货。

“以前贴手机膜的摊位少,价格高,赚钱快。你们说的‘轻松过万’,根本不止,三年前我最多时候一个月挣3万。”赵周桥说,自己现在一个月做满30天,能挣1.5万,加上妻子的摊位,总共有两万左右。在这三年里,他和妻子两人攒钱,在安陆老家和成都,各买了一套房子。

热天汗流,冬天冻脚

做手机贴膜生意之前,赵周桥在江滩卖过孔明灯,在建筑工地背过沙子,还在酒吧当过泊车员。

“跟家里借了1500块来闯武汉,做来做去总觉得那些工作都不属于一技之长。”他说,在对未来惆怅的时候,发现亲戚楼下每天都有人摆摊贴手机膜,在旁边“蹲守”了几天,发现生意不错,于是跟妻子两人进了10张手机膜,开始摆摊。

刚摆摊的时候,行内欺生,没有人愿意教手艺,赵周桥给人贴膜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别人的手机,免费贴膜不说,当场还赔了别人800元钱,被周围的摊主当笑话传。“那时候掌握不了技术,一张特殊的膜到手里,不知道怎么办,我推给我媳妇,媳妇再推给我,反复几次。”他说,心有余悸之下,他暂停贴膜,专卖手机外壳,抽空就在别人的摊位前偷看,三个月之后才“重操旧业”。

“每天晚上凑在灯下,夏天汗从眉毛上往下流,冬天下雪坐在这,腿脚冻僵。尽管三年内挣了两套房,但其中的辛苦赵周桥说自己心里清楚。

赵周桥说,近两年手机贴膜的行情一再下跌,目前还有赚头,再过两年可能就要转行了。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