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再度降息试图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图)

发表:2015-05-12 1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央行周日宣布再次降息。(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05月12日讯】中国央行周日宣布再次降息,对于半年来第三次降息,央行解释是“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经济悲观论者认为是决策层为解救经济做出的慌乱仓促之举,有观点指这是在数据低于预期时央行的理性反应,降低融资成本以提振经济。

也有学者指出,连番降息表明最高层的财经团队看到了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干预,而且可能会采取更多行动,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光靠降息不足以缓解,还需要财政措施配合。

降息和减税

中国央行决定,自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英国杜伦大学经济金融专家张志超博士表示,连番降息,说明财经团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降息幅度不大,实际上只是冲抵了经济增速减缓和低通胀造成的实际利率上升的一部分,对GDP的影响很微小,但传递的积极信息是高层看到干预的必要了。

中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为2009年来最低;4月份进出口大跌。一季度工业产值增幅低于GDP,更凸现经济下行压力。

张志超认为,造成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原因,既有产能过剩、私人消费不足和企业及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等老问题,也有行政官员但求无过的“不作为”和经济不再被作为工作中心加以强调等“新”问题。

在温和的增长环境下调整结构,实现升级,光靠减息不够,还需要减税等财政政策配合以提振消费。有数据显示,消费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

受地方债务、房地产依赖和低效率产业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制肘,降低融资成本作为中国央行的调控工具作用有限。

张志超认为,央行的调控举措“目前看来还在试探、摸索”,而财政政策则明显“很弱”,滞后。

中国经济下行趋势还将持续

一个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经济下行趋势还将持续。

搜索中国网络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主要特征包括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除了增速放缓,其他特征呢?

张志超认为,新科技、新能源和“一带一路”等大项目确实会起到作用,但那不是一时半会就见效的,更重要的还是要提振国内私人消费。

官员心态

中国央行再度降息决定周日宣布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那些尚未调整好心态的地方政府官员。

这主要是因为增加民间资本投资机会、提高经济活力,这些都触动了地方政府的利益,财源将因此而缩小,机构将因此显得臃肿,搞政绩工程和“走暗道”也不如以前那样方便。

只有地方官员的心态转变了,他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才能真实现”。

张志超认为,不是更多无用无效的工程项目,而应该以刺激公众消费为目的。当然,是否会出台强刺激措施,最终还取决于决策层是否愿意这么做。

责任编辑:唐风 来源:BBC 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