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日均打撈五噸垃圾 清漂隊卻面臨解散

發表:2004-11-08 04: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孤舟清漂,打撈漂浮物以噸計

  樹枝灌木、稻草秸桿、生活垃圾,這是三峽"高峽出平湖"一年多後,記者在長江主要支流苧溪河上所目睹的景象,而它們最後的歸宿正是三峽干流庫區。


  來自重慶市環保部門的估計:到2010年,重慶市污水年排放量將由目前的10多億噸增加至23億噸;入江垃圾由現在的130萬噸增至269.6萬噸。

  然而,面對如此洶湧而來的漂浮污染物,現行的應對手段還停留在最原始的漁船打撈上,且資金無法保障。

  "再不採取更加有利的措施,三峽庫區400億立方米的水質將因此嚴重受損,形成濁水東流。"著名環保專家、重慶綠色志願者協會會長吳登明奮力疾呼。

  11月6日清晨,山城的霧氣依舊朦朧,萬州區長江漂浮物打撈隊的清漂船照例出航了。臉色又黑又紅的劉古軍是這支民間清漂隊的隊長,今年39歲,自從去年三峽蓄水以來,他就負責起三峽萬州段27條支流及23個回水沱的清漂工作。

  一年前,他的清漂隊有17條打撈船,60多號人,現在因為種種原因只剩下其中的4條船仍在苦苦支撐。

  早上7點,劉古軍從指揮船上大聲喊叫著,「出發。」其實,出航的清漂船只有一條,上面站著朱文富、李先美夫婦和另一個打撈工任勝成,李先美負責發動、掌舵,朱文富和任勝成各拿一根尖頭帶有網罩的竹竿打撈。船是朱文富、李先美夫妻倆以前用來打漁的老式漁船,13米長,經過改裝,前半部分甲板弄成了一個敞開的貨艙,用來裝載打撈上來的漂浮物。

  船篷中間的艙室裡,支著一張木床,佔去了二分之一的空間,還有氣罐和燃氣灶,居家過日子的物品一應俱全。女主人笑著說:「一家兩口,除了工作,吃住都在船上。」

  小漁船從長江的入口處進入苧溪河,還沒走多遠,一陣惡臭就扑鼻而來。只見前面不遠處暗黑色的河面上,無數的氣泡從水底躥起,在水流和風向的作用下,河面上的漂浮物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垃圾帶,什麼都有,方便食品的塑料盒、塑料薄膜、藥瓶、破鞋、樹枝。忽然一隻死羊出現在江面上,開船的李先美把船停下來,朱文富用竹竿將死羊朝里拉,但力氣不夠,任勝成馬上伸手過來幫忙,將這隻不知在江水中浸泡多久的死羊拉了過來,再用手拽進貨艙。

  忙活了約半小時,這條垃圾帶算是被清理掉了,但船卻沒開出多遠。很快,河面一處更大的漂浮物又在他們面前出現。「看來要忙活好長一陣了。」朱文富感嘆。

  清漂船迅速向漂浮帶靠了過去,幾大根糾纏在一起的黃桷樹斷枝上纏繞著破布、塑料、玉米稈兒。朱文富和任勝成費了好大力氣朝船上拖,但龐然大物紋絲不動,倒是每一次伸出去的竹竿打得冰冷的河水四濺,濺落在他們的雨靴裡,凍得他們直哆嗦。數次打撈未果,朱文富不得不用手機將情況向隊長劉古軍匯報,劉同意給他們派一條增援船。

  30分鐘後,另外一條清漂船趕到,兩條船上的5個漢子費了好大勁,才將樹根捆住,拖到旁邊一個小碼頭,這時才發現這些黃桷樹根竟然達1噸多重。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等待大的中轉船過來裝運。

  3個月,螺旋槳被漂浮樹根打壞6次

  「你們這一船出去能撈多少?」記者問。「平均一天至少5噸多垃圾,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朱文富說。

  「每天要出去幾趟?」

  「基本上上午出去4趟,下午至少2趟。」

  「能撈完嗎?」

  「撈不完,我們打撈隊的能力實在有限。」

  「這些東西如果不被你們發現會對長江水質造成多大影響?」

  「嚴重的污染,因為它會腐化。」當記者隨同朱文富、李先美夫婦的小船在庫區中清漂時,小船時不時會在水中出現趔趄,朱文富告訴記者,是那些沒有被發現的漂浮物在船底作怪,他們對行船的威脅性很大,會把船隻的螺旋槳打斷。

  隊長劉古軍說,就他所知,在萬州水域過往的船隻,不論大小,都有過螺旋槳被漂浮樹根打壞的經歷。他自己所在的「鑫洋號」清漂船,就曾經在短短的3個月裡,螺旋槳先後被漂浮樹根打壞6次。

  今年夏天,一艘飛船在巫山水域突然遭遇漂浮樹根,螺旋槳被打壞,高速航行中的飛船失去平衡,差點撞到岸邊的岩石上。

  劉古軍說,包括長江上的「巨無霸」拖輪,也被漂浮樹根打壞過螺旋槳,無法正常航行。

  漂浮樹根經水浸泡後,一般都比較沈重,在漂浮過程中,只有少部分露在水面上,其顏色與渾濁的江水也很接近,不容易被行駛中的船隻發現,很多船隻都是在被漂浮樹根「暗算」後,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劉古軍告訴記者,漂浮樹根不僅威脅行船安全,還對三峽大壩的安全運行構成危害。他說,大量的樹根如果彙集到三峽大壩,「結果難以想像。」

  富營養水質催肥浮萍

  令人擔心的還不止於此,因為大量漂浮物的出現,三峽庫區的水面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庫區日益暗黑的水面上,綠色的浮萍已星星點點蔓延開來。萬州環衛處水域科科長陳奔告訴記者,去年蓄水後,前幾個月還比較正常,因為政府組織的清漂隊出動頻繁,水面上幾乎不長浮萍,到了年尾,浮萍的蹤跡便開始出現,到今年三、四月,浮萍便大面積瘋長起來。「一場雨下來,滿河口都是浮萍,讓人看了頭皮發麻。」

  記者看到,苧溪河口的水面上不僅僅有浮萍,水葫蘆的蹤影也出現了,還有一些說不出名字的水草。劉古軍介紹說,這是水質極度富營養化的危險標誌,而極度富營養化的出現便意味著水中氧氣的減少,水葫蘆等漂浮植物的生長空間增大。

  他還告訴記者,往年在長江水流速度快的時候,船幫上長的是青苔,而長江蓄水後由於水流速度減緩,水質變化,現在船幫上長出的是黑苔了。苧溪河口的魚的種類和數量也已經大為減少,剩下的魚不能吃---早些時候他吃過一些,腥臭扑鼻不說,吃了以後,渾身不舒服。而兩個月前,河裡開始出現死魚。

  清漂隊面臨解散

  據記者瞭解,三峽庫區沿江各區縣目前都是依賴雇佣的清漂隊進行清漂打撈,但因為資金問題,這些清漂隊大有解散的危機。

  起初,劉古軍的清漂隊一共有17艘船,大多為租來的漁船,肩負著長江萬州段74公里水域的清漂。

  去年6月蓄水,連續幾個月萬州的清漂工作由萬州環保局組織,他們從移民局得到了70餘萬元的經費,「從去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我們的17艘漁船,64名打撈隊員,在長江干流以及萬州段的27條支流上,打撈起15000噸漂浮物,最多一天撈起了60多噸。」

  但是好景不長,幾個月後,清漂工作交由萬州區環衛處組織,移民局的費用斷了。劉古軍說,「從此,再沒有新的資金投入,清漂隊難以堅持工作。」到今年4月底,環衛處拖欠了兩個月的清漂費共計30多萬元。

  說起資金問題,萬州區環衛局水域科科長陳奔也是一臉無奈。「目前,萬州已經在清漂上耗費了200多萬元,全部是區政府和環保部門靠擠、借、挪、欠的方式籌集的,政府已經在盡最大努力籌集打撈資金了,但是資金問題恐怕在短時間內還是難以解決。」

  這種情形下,劉古軍的清漂隊伍一再萎縮,很多人開始離開,清漂船隻剩下4條。劉古軍說,「現在的打撈都是應付性的,萬州段長江主幹流,除了中心城區旁的4公里水面,其它地方的打撈基本停止。」


(新聞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