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三通」與香港

作者:陳自創(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博士) 發表:2008-11-12 10: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兩岸兩會(臺北海基會、北京海協會)協商,在萬眾矚目下,已在臺北完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食品安全等四項協議簽署。對兩岸關係進展而言,前兩項協議較具歷史意義,是所謂兩岸"大三通"的歷史文件,不僅象徵已完全消除現存兩岸經貿交往的最大障礙,也代表兩岸航運近60年始終未能"海空直通"(對飛直航)的問題,已能正式解決。

經初步估計,對兩岸人民及企業而言,兩岸實施"海空直通",將可省下龐大的時間成本及航運成本,已有專家提出見解,認為每年至少可為臺灣節省超過新台幣500億元。事實上,未來兩岸"海空直通",除可節省直接的運輸成本,對臺灣而言,更重要的,乃是其突破很可能被"邊緣化"的經濟戰略意義。

茲以海運業為例,"不繞點"直航每航次可節省數萬美元的成本,以目前每年臺灣航商經第三地到中國大陸各港口的航次來看,一年約可省下新台幣20億元的成本,未來開放內陸港口,達成江海聯運,對貨櫃航商以及散裝航商都是"利多"。

但對一向扮演"中轉"的香港而言,卻會帶來一些衝擊,除海運業,以航空客運業為例,依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的資料分析,其每年利潤將減少約新台幣24億元,乘客人數減少70萬人次,而經香港到大陸或臺灣的旅客會減少10%。

在兩岸完成簽訂"大三通"協議後,已有不少香港的傳媒報導表示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憂慮,認為香港將無法繼續扮演兩岸"中介"的角色,今後難再從中獲取"中介"的經濟利益。甚至有某大報的社評提出警告,認為"大三通"將對香港經濟出現更大的挑戰,新的政經形勢將推動兩岸開展更密切的各項經貿合作領域(包括金融業在內),香港要避免被"邊緣化",就必須"從整應對",切勿"慢三拍"。

筆者認為,這些警告是多餘的顧慮,兩岸"大三通"實施後,通過香港過境的遊客及貨物的確有所減少,但對香港的整體經濟結構層面而言,其損失仍算是小量的額度,若從區域經濟的"連動"發展來看,兩岸"大三通"有利於擴大區域內的各項經貿能量,反而會令香港市場從中受惠、取得益處。茲舉香港金融業為例,相對兩岸市場而言,由於仍具區域競爭優勢,反而可令業界發揮其更大的市場擴增效應。

香港一向是兩岸的"中轉"航運中心,對兩岸三地的空運業而言,依據此次訂立的《兩岸空運直航協議》,最大的利基點在於將每週的固定包機,由目前的36航班擴大為108航班,同時開放航點由五個增加為21個,另外新增同意每月60航次的往返貨運包機,亦有極大的機會改採"截彎取直"模式,不再繞道香港飛航情報區。

此舉看來對香港航空業不利,且因正值當前全球航空業景氣疲弱之際,此次兩岸空運直航的新協議,無疑僅為兩岸的航空業界注入一泉"活水"。對香港而言,其臺港"黃金航線"運能,勢必因兩岸"大三通"而被取代,但仍有"轉機"機會。例如臺港兩地政府可研擬未來兩地"黃金航線"轉型的配套措施,爭取雙方對等開放"第五航權",譬如讓臺灣航空業者可經營經香港至歐洲的熱門航線,如香港至倫敦;讓香港航空業者可經營臺北至北京、上海的熱門航線。如此一來,臺港聯手成為雙"中轉"地,香港反而可再從中開創新的商機。

根據花旗銀行的報告,兩岸實施"海空直通"後,估計香港旅遊業一年損失將達新台幣100億元,但這隻佔2008年香港GDP的0.2%旅遊業收入,該報告認為,針對兩岸"大三通",港人實在不必"杞人憂天",擔心香港被"打沉"。

筆者認為,香港依然是臺灣的主要海空交通樞紐,兩岸"海空直通"將增加兩岸三地的經貿"連動",對香港反而有利,香港依然能維持及增強其國際化金融及商貿中心的獨特地位。未來,更應融入兩岸,並共同走向繁榮。




来源:經濟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