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按斤賣6千元買上海170萬業主信息 (圖)

發表:2009-08-30 23: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稱能從銀行,電信等部門批量購買個人信息, 最高每月收入
3萬元,明年準備租房招人擴大業務

-物業,中介等證實會有人賣信息給黃牛


個人電話號碼,地址,身份證號碼,這些個人信息正成為重大流通"商品",隨之而來的是無休無止的廣告簡訊和電話推銷.

記者近日連續調查發現,目前本市已出現專業倒賣各種個人信息的"信息販子."這些"信息販子"聲稱能從物業,銀行,電信,統計部門甚至商場會員服務中心的"熟人"手中,批量購得個人信息.

在獲得這些信息後,這些"信息販子"就通過網路等,賣給房產中介,貸款公司以及有需要的企業或個人.甚至有"信息販子"稱自己手上有一份上海170萬業主的名單,花6000元就可以買到,而業主信息的準確率近100%。

業主投訴:

中介怎麼知道我家有多大

只要是雙休日,我家的電話就會從早到晚響個不停,不是問我是否需要SPA服務,就是介紹一些纖體美容.家住中山北路的葉女士只要一提到那些陌生來電,氣就不打一處來。

葉女士說,從今年5月至今,她已經接了不下百個類似於美容服務公司打來的電話.更令葉女士不解的是,打來的電話竟然都能說出她的名字,且還能清楚地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除了葉女士外,近期,接連有多位市民向記者反映,自己時常遭遇莫名廣告"轟炸".家住大渡河路的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程先生表示,今年3月以來,他不斷接到某房地產中介的電話,問自己是否有賣房意向, "奇怪的是,這家中介竟然能夠詳細地說出我家的地址,房型和面積。"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隨後對晨報社區觀察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成的觀察員都遭遇過類似的簡訊或電話騷擾。 0056號觀察員羅天宇說,自己每天都會收到提供貸款的簡訊; 0248號觀察員徐強則表示,自己曾在一天之內接到七八個中介的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無法判斷自己的信息究竟在哪個環節泄露了出去。

信息販子:

我有上海170萬業主資料

"上海最新業主名單,有需要的老闆請聯繫。。。 。。。"看到搜房網有人發出這樣一則信息,記者立即撥通了帖子內留下的以159開頭的手機號碼,對方表示帖子的內容屬實,可以先通過QQ交流。

經記者反覆溝通,對方終於答應見面交易。在軌交6號線巨峰路站附近的約定地點,記者見到了這位賣主張先生。

見到記者後,張先生隨即打開筆記本電腦中的"百萬資料庫",顯示出琳琅滿目的個人信息資料文件夾。張先生隨機打開一個文件夾。記者注意到,這個文件夾包括了上海不少高檔小區業主的信息,各區部分樓盤業主的信息等。

隨後,張先生分別打開部分文件夾。記者注意到,這些文件夾包括了一些表格,每一個表格都含有數千名業主的資料,主要包括固定電話號碼,手機號碼, 住址等。 "我們有上海170萬名業主的資料,最近更新過,要6000元,覆蓋上海幾乎所有規模較大的小區,準確率也是最高的。除此之外,我的硬碟裡還有銀行會員信息,商場會員信息,股民信息,黃金投資信息,企業老闆信息等等"。張先生說。

張先生還表示,自己從事這行只有幾個月, 260G除了帶來的容量的硬碟外,自己家中還有一個存儲資料的硬碟400G, "我就租在附近的證大家園小區,如果需要更多資料,我可以馬上回去拷。

記者隨後花了200元, "購買"了張先生手中的中遠兩灣城總計5939位業主的住址與電話信息,張先生拍胸脯表示這份名單是7月剛更新的。

而當被問到如何進行更新時,張先生神秘地表示, "能提供給我信息的人當然會擁有最新的資料。"

記者調查:

信息準確率超過98%


"信息販子"手中掌握的業主信息準確率到底有多高?記者隨機抽取了"購買"的中遠兩灣城業主中的20位進行試撥,結果顯示,除了兩個無人接聽外,其他18個電話的業主姓名,住址和電話完全都能對上號。部分業主在接到電話時還表示,經常收到各類投資,租房,保險公司業務人員的電話。

為取得記者的信任,張先生還提供了一份閔行愛廬世紀新苑小區所有業主的地址,電話信息,記者隨即與該小區物業取得聯繫,經仔細核實,這份業主名單的準確率達到98%以上。

"我們小區有2600多戶業主,這份名單居然齊全到其中的2584名。物業管理人員也非常驚訝,"除了部分業主因為買賣房需要重新登記外,其他基本都正確,怪不得業主常常投訴說有電話騷擾。 "

法律人士呼籲盡快立法保護個人信息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網上販賣個人信息的商家很多,甚至還有人專門開博客叫賣個人信息:一位自稱"楊經理"的"信息販子在個人網頁上打出"出售全上海1000萬業主信息。"

對業主信息頻遭泄露,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朱國華表示,販賣個人信息的確危害了他人的權利, "但具體造成什麼危害?審判的標準和依據何在?該如何處罰?這些問題在法律上都沒有明確,系統的規定。 "

朱國華表示,未經信息所有人同意肆意從事轉讓行為,不僅侵犯了個人對自我信息的所有權,而且這種行為如果被別有居心的人利用還可能引發犯罪, "的確具有明顯的社會危害性,應盡快立法保護個人信息。 "

個人信息從哪裡泄露出去

中介稱賣信息不會嚴處,銀行不排除有漏洞

圍繞著"信息販子"手中的業主信息從何而來,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調查顯示,物業,銀行,房屋中介等都可能會泄露業主的個人信息。

信息販子:

只要關係好都能買到

賣給記者中遠兩灣城業主信息的張先生說,自己主要從一些物業公司,房地產公司,金融機構,統計部門等獲得信息, "只要關係好,幾乎沒有哪個部門或公司的資料是拿不到的,獲取的途徑當然就是這些公司或者機構的業務人員了。 "

據張先生介紹,雖然有些信息是從網路上收集而來的,但大部分還是向熟人購買的, "錢一般按人數或者地區計算,價格也和賣家的"關係"不同而有所不同。 "

賣信息給我的人一般會長期合作,他們將客戶資料通過各種方式給我,並且會時不時地更新。張先生表示,很多搞投資,房地產,貸款和保險業務員以及一些大型企業,都向自己買過資料。

這個買賣利潤很高,一個月最多賺個3萬元也沒問題,但生意最差的時候大概才多元2000。現在生意比較好做,或許明年我會找一個辦公場所,招聘一些客服人員來擴大業務。張先生說。

業內人士:


物業,中介都有可能泄密

在接受採訪時,有著十多年物業管理經驗的何先生表示,一般來說,物業管理人員都能接觸到所在小區業主的信息。 "前臺接待時會留下業主電話和門牌,新業主進戶時會填寫詳細信息。 "不過,何先生表示,物業不太可能出售整個小區業主的資料,"以前我們有的業主還沒入住,就接到裝修公司的電話,這肯定不是物業泄露的。 "

據何先生介紹,一些比較正規的物業會在用人合同中寫清楚,如果透露業主信息就解除合同, "但很多基層的物業人員流動性很大,比如保安,保潔,前臺等,可能在離職時會帶走業主信息。 "

除了物業外,不少房地產開發商在銷售時會聘請一些銷售公司代理, "所有業主信息,包括貸款,身份證,賬戶等,都會詳細登記,而銷售代理賣完房子後就撤走了,這些信息也可能被他們一併帶走。 "相關人士說。

部分從事房產銷售的業內人士表示,販賣業主信息的現像在行業內並不少見, "大的品牌代理商還好,一些小的房產代理公司出售或者泄露業主信息的可能性很大。"

"信息販子常常到中介公司進行推銷,以一個電話幾元錢的價格'批發'業主電話。另外有的中介公司內有人得到有用的名單後,還會與同事"資源共享"。"某中介公司業務人員說,也有中介在跑業務的同時掌握了大量業主信息,例如一個新樓盤每個買房業主的信息都可能成為轉賣的對象。 "在規模較小的房產中介或銷售代理公司內,業務員出售或者購買業主信息的行為,一般不會受到太嚴重的處罰。 "

在銀行方面,某商業銀行信貸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銀行方面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嚴禁工作人員泄露客戶信息,但實際管理上不排除有漏洞。

来源:中國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