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按斤卖6千元买上海170万业主信息 (图)

发表:2009-08-30 23: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自称能从银行,电信等部门批量购买个人信息, 最高每月收入
3万元,明年准备租房招人扩大业务

-物业,中介等证实会有人卖信息给黄牛


个人电话号码,地址,身份证号码,这些个人信息正成为重大流通"商品",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广告短信和电话推销.

记者近日连续调查发现,目前本市已出现专业倒卖各种个人信息的"信息贩子."这些"信息贩子"声称能从物业,银行,电信,统计部门甚至商场会员服务中心的"熟人"手中,批量购得个人信息.

在获得这些信息后,这些"信息贩子"就通过网络等,卖给房产中介,贷款公司以及有需要的企业或个人.甚至有"信息贩子"称自己手上有一份上海170万业主的名单,花6000元就可以买到,而业主信息的准确率近100%。

业主投诉:

中介怎么知道我家有多大

只要是双休日,我家的电话就会从早到晚响个不停,不是问我是否需要SPA服务,就是介绍一些纤体美容.家住中山北路的叶女士只要一提到那些陌生来电,气就不打一处来。

叶女士说,从今年5月至今,她已经接了不下百个类似于美容服务公司打来的电话.更令叶女士不解的是,打来的电话竟然都能说出她的名字,且还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除了叶女士外,近期,接连有多位市民向记者反映,自己时常遭遇莫名广告"轰炸".家住大渡河路的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程先生表示,今年3月以来,他不断接到某房地产中介的电话,问自己是否有卖房意向, "奇怪的是,这家中介竟然能够详细地说出我家的地址,房型和面积。"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随后对晨报社区观察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成的观察员都遭遇过类似的短信或电话骚扰。 0056号观察员罗天宇说,自己每天都会收到提供贷款的短信; 0248号观察员徐强则表示,自己曾在一天之内接到七八个中介的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无法判断自己的信息究竟在哪个环节泄露了出去。

信息贩子:

我有上海170万业主资料

"上海最新业主名单,有需要的老板请联系。。。 。。。"看到搜房网有人发出这样一则信息,记者立即拨通了帖子内留下的以159开头的手机号码,对方表示帖子的内容属实,可以先通过QQ交流。

经记者反复沟通,对方终于答应见面交易。在轨交6号线巨峰路站附近的约定地点,记者见到了这位卖主张先生。

见到记者后,张先生随即打开笔记本电脑中的"百万数据库",显示出琳琅满目的个人信息资料文件夹。张先生随机打开一个文件夹。记者注意到,这个文件夹包括了上海不少高档小区业主的信息,各区部分楼盘业主的信息等。

随后,张先生分别打开部分文件夹。记者注意到,这些文件夹包括了一些表格,每一个表格都含有数千名业主的资料,主要包括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 住址等。 "我们有上海170万名业主的资料,最近更新过,要6000元,覆盖上海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小区,准确率也是最高的。除此之外,我的硬盘里还有银行会员信息,商场会员信息,股民信息,黄金投资信息,企业老板信息等等"。张先生说。

张先生还表示,自己从事这行只有几个月, 260G除了带来的容量的硬盘外,自己家中还有一个存储资料的硬盘400G, "我就租在附近的证大家园小区,如果需要更多资料,我可以马上回去拷。

记者随后花了200元, "购买"了张先生手中的中远两湾城总计5939位业主的住址与电话信息,张先生拍胸脯表示这份名单是7月刚更新的。

而当被问到如何进行更新时,张先生神秘地表示, "能提供给我信息的人当然会拥有最新的资料。"

记者调查:

信息准确率超过98%


"信息贩子"手中掌握的业主信息准确率到底有多高?记者随机抽取了"购买"的中远两湾城业主中的20位进行试拨,结果显示,除了两个无人接听外,其他18个电话的业主姓名,住址和电话完全都能对上号。部分业主在接到电话时还表示,经常收到各类投资,租房,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电话。

为取得记者的信任,张先生还提供了一份闵行爱庐世纪新苑小区所有业主的地址,电话信息,记者随即与该小区物业取得联系,经仔细核实,这份业主名单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

"我们小区有2600多户业主,这份名单居然齐全到其中的2584名。物业管理人员也非常惊讶,"除了部分业主因为买卖房需要重新登记外,其他基本都正确,怪不得业主常常投诉说有电话骚扰。 "

法律人士呼吁尽快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网上贩卖个人信息的商家很多,甚至还有人专门开博客叫卖个人信息:一位自称"杨经理"的"信息贩子在个人网页上打出"出售全上海1000万业主信息。"

对业主信息频遭泄露,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国华表示,贩卖个人信息的确危害了他人的权利, "但具体造成什么危害?审判的标准和依据何在?该如何处罚?这些问题在法律上都没有明确,系统的规定。 "

朱国华表示,未经信息所有人同意肆意从事转让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对自我信息的所有权,而且这种行为如果被别有居心的人利用还可能引发犯罪, "的确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应尽快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

个人信息从哪里泄露出去

中介称卖信息不会严处,银行不排除有漏洞

围绕着"信息贩子"手中的业主信息从何而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调查显示,物业,银行,房屋中介等都可能会泄露业主的个人信息。

信息贩子:

只要关系好都能买到

卖给记者中远两湾城业主信息的张先生说,自己主要从一些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金融机构,统计部门等获得信息, "只要关系好,几乎没有哪个部门或公司的资料是拿不到的,获取的途径当然就是这些公司或者机构的业务人员了。 "

据张先生介绍,虽然有些信息是从网络上收集而来的,但大部分还是向熟人购买的, "钱一般按人数或者地区计算,价格也和卖家的"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

卖信息给我的人一般会长期合作,他们将客户资料通过各种方式给我,并且会时不时地更新。张先生表示,很多搞投资,房地产,贷款和保险业务员以及一些大型企业,都向自己买过资料。

这个买卖利润很高,一个月最多赚个3万元也没问题,但生意最差的时候大概才多元2000。现在生意比较好做,或许明年我会找一个办公场所,招聘一些客服人员来扩大业务。张先生说。

业内人士:


物业,中介都有可能泄密

在接受采访时,有着十多年物业管理经验的何先生表示,一般来说,物业管理人员都能接触到所在小区业主的信息。 "前台接待时会留下业主电话和门牌,新业主进户时会填写详细信息。 "不过,何先生表示,物业不太可能出售整个小区业主的资料,"以前我们有的业主还没入住,就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这肯定不是物业泄露的。 "

据何先生介绍,一些比较正规的物业会在用人合同中写清楚,如果透露业主信息就解除合同, "但很多基层的物业人员流动性很大,比如保安,保洁,前台等,可能在离职时会带走业主信息。 "

除了物业外,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时会聘请一些销售公司代理, "所有业主信息,包括贷款,身份证,账户等,都会详细登记,而销售代理卖完房子后就撤走了,这些信息也可能被他们一并带走。 "相关人士说。

部分从事房产销售的业内人士表示,贩卖业主信息的现象在行业内并不少见, "大的品牌代理商还好,一些小的房产代理公司出售或者泄露业主信息的可能性很大。"

"信息贩子常常到中介公司进行推销,以一个电话几元钱的价格'批发'业主电话。另外有的中介公司内有人得到有用的名单后,还会与同事"资源共享"。"某中介公司业务人员说,也有中介在跑业务的同时掌握了大量业主信息,例如一个新楼盘每个买房业主的信息都可能成为转卖的对象。 "在规模较小的房产中介或销售代理公司内,业务员出售或者购买业主信息的行为,一般不会受到太严重的处罚。 "

在银行方面,某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银行方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严禁工作人员泄露客户信息,但实际管理上不排除有漏洞。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新一期特刊已经发表
请荣誉会员登陆下载
更多会员专刊

更多专题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donate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更多专栏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