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趁早 31歲是分水嶺

發表:2010-02-23 09: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生」機不待人,想「人」要趁早。臺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接受人工生殖婦女的中間年齡為34歲,不過31歲以後的懷孕率和活產率卻開始走下坡。

臺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去年中完成「民國96年臺灣地區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當年7941人次進行人工生殖,平均懷孕率是35.8%,活產率約26%。而31歲前的懷孕率超過4成、活產率超過3成,隨著年齡增加,到44歲時,懷孕率和活產率雙雙降到5%到7%。

在這項調查中,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婦女大都介於31到37歲之間,年齡中位數是34歲。不孕原因以女性佔5成1,主要是輸卵管因素,男性佔2成5,其餘原因不明。

有趣的是,早年不孕夫妻多半希望一舉生下龍鳳胎,又想節省多次治療的費用,所以會植入多枚胚胎後再減胎。但民國93年之後,雙胞胎或多胞胎開始減少,到了96年時,單胞胎佔6成,雙胞胎約3成5。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信孚指出,由於人工生殖成功率提高,胚胎植回子宮時,不必以多取勝,加上單胞胎的發育條件優於多胞胎,現在不孕夫妻樂於「做」1個孩子。台大醫院追蹤也顯示,試管嬰兒的單胞胎長大後,健康情形和自然受孕的單胞胎差不多。

不過,陳信孚強調,年齡是影響卵子品質的關鍵因素,自然受孕如此,人工生殖亦然,而且愈是高齡接受人工受孕,流產率也愈高,所以生孩子要趁年輕,想「做人」也別拖到40歲以後。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